2019年10月14日 星期一

懷念曾浩賢。

2006年年底開始寫blog,在yahoo blog認識了很多不同界別的朋友,雖然很多都素未謀面,但感覺只要看他們的blog就會了解他們的日常。2007年向同事建議,不如刊登一些有意義的blog文放於《新少年》內當專欄,編輯部同事沒有異議,於是我開始將幾位朋友的blog輪流刊登。當中有一位與舞台劇界人事息息相關的人bolg友,他叫曾浩賢,他的文章寫得很好,我在數年間刊登過他的blog共有14篇之多,他是一位十分善良的人,而且非常熱愛自己的工作,舞台劇界更有很多朋友都認識他。yahoo blog關閉了之後,我有繼續留意他的fb,經常會分享自己的日常和所見所聞,是一位在街上見到陌生人也會出手幫忙的大好人。早前在陳仕文的婚宴上,我終於見到他的真人,由於他正和一群朋友在談得興高采烈,我不敢打擾他,我們只打了個招呼,沒有詳談,我更沒有找他拍照。之後……昨天就開始見到好多朋友談及他與及懷念他,原來他昨天忽然離開了,這件事對他的朋友來說也接受不了,而我與他,只能算是認識了13年,見過一次面的點頭之交,但回憶卻有很多。今天找回12年前的專欄來看,發現他每一篇文都充滿了正能量,越看越覺可惜。世事無常,人生有限,請珍惜身邊人。

2019年10月10日 星期四

俊注典第十九篇:曹丕遺詔的四位輔政大臣。

曹操死後,兒子曹丕繼承其魏王封號與丞相的大權,且更進一步,逼劉協禪讓於他,正式篡漢,曹丕登基後改國號為魏,以魏國皇帝取代東漢獻帝。曹丕自幼文武雙全,博覽經傳、詩文卓越、通曉諸子百家學說。在位其間鞏固了內部統治,也對外平定邊患,擊退鮮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復在西域的建置。同時也因為他容不下自己的兄弟,對曹氏宗親比較「刻薄」,以及對士族比較信任,從而導致宗室開始出現衰弱,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其親弟曹植的下場。

不過曹丕當皇帝也只不過是短短的六年,220年末登基,226年就駕崩,終年四十歲,曹丕死前立平原王曹叡為太子,召曹休、曹真、陳群、司馬懿四位大臣受遺詔輔佐嗣主。曹叡繼位,是為魏明帝,由於曹叡尚年幼,四位輔政大臣就等於是在管理朝政,可說是大權在握,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曹休是曹操的族子,曹操視如已出,更曾對左右說:「此吾家千里駒也。」,可想而知在曹操心中,他是曹家的新希望。曹真本姓秦,其父秦伯南為曹操摯友,曾因拯救曹操而喪命,曹操感動而收養其子曹真,才轉姓曹,因此也算是曹操的族子。曹丕、曹真、曹休三人一起長大,對曹丕來說,三人的感情應該要比與自己同母所出的曹彰、曹植、曹熊三人更要好。曹休官至大司馬,曹真官至大將軍、大司馬,二人都不負所托,至死都對曹家忠心耿耿。而且他們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都曾統領過曹軍精銳之師「虎豹騎」。

曹丕繼魏王位後,封司馬懿為河津亭侯,轉丞相長史,登基為魏帝後,以司馬懿為尚書,不久遷侍中、尚書右僕射。同時封陳群為昌武亭侯,徙為尚書,陳群因創制「九品官人法」而更受曹丕器重,官至司空,錄尚書事。曹丕與陳群、司馬懿一向友好,除二人之外,還有吳質、朱鑠,此四人乃曹丕的心腹大臣,曾協助他登上魏國太子之位,被稱為「曹魏四友」。而陳群及司馬懿作為外姓人也能成為輔政大臣,能力當然是重點,而他們「當時」對曹丕的的忠誠更是無容置疑。

在《火鳳燎原》故事中,司馬懿以外的四位輔政大臣於491、502及513回陸續登場,雖然暫時他們的戲份不多,但他們四人將來在官場鬥智的機會卻很多,應該要比現在的八奇戰場鬥智更為緊張。因為戰場鬥智敗了最多是賠上自己的性命,而官場鬥智若敗了……賠上的就是一整族人的性命。曹真的兒子曹爽,就是因為司馬懿發動了「高平陵之變」奪了大權,最終被屠滅三族,相個這是當初曹丕、曹真,甚至曹操也沒法預料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