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9日 星期五

月旦評第五篇:劉虞從事田疇。

月旦評不經不覺又差不多一年沒更新了,之前數篇寫的全都是姓劉的,劉寵、劉表、劉曄、劉繇,可 以告訴大家這絕不是巧合,而這篇本來是想寫幽州刺史劉虞的,他也是漢室宗親,可惜陳某卻沒有畫 過他,反而他的從事田疇卻在官渡之戰露過一次面,官渡之戰的主軍師固然是郭嘉,不過田疇這個嚮 導也十分重要。

田疇(169年-214年),字子泰,右北平無終人,喜歡讀書和擊劍。190年幽州刺史劉虞劉虞招募人才 出使朝廷,田疇受薦,封為從事。田疇臨行警告劉虞公孫瓚乃大患,應除去,但是不獲劉虞理會。因 路途遙遠,且戰亂频繁,田疇只帶了二十名騎士,不從冀州走,而是往西北走出塞外,一路繞過各個 軍閥的領地,繞道到長安。到達長安,當時已經是李傕等人執政。劉協想把田疇留下,拜田疇為騎都 尉,可惜被他拒絕。三位公府聯合舉薦,亦被田疇拒絕。這時,田疇在「拒絕任官」方面已經開始有 豐富的經驗,之後他的一生會不斷重複「拒絕任官」這個動作,可算是三國最有名的「拒絕任官」KOL 。

劉虞算是公孫瓚的上司,由於劉虞的懷柔政策與公孫瓚的武力政策互相衝突,而公孫瓚亦常破壞劉虞 的施政。劉虞忍無可忍之下集兵十萬人攻公孫瓚,從事代郡程緒勸阻,被劉虞問斬。劉虞要求部下只 殺公孫瓚,不要傷及其它人。劉虞另一從事公孫紀因公孫瓚同姓厚待,因而出賣劉虞把其計劃告之公 孫瓚。公孫瓚因部下分散在外,遂想逃脫。劉虞下命士兵不能焚燒民居,且其士兵不慣戰,久攻不下 。公孫瓚急募兵數百,縱火反擊,劉虞大敗,逃往居庸。公孫瓚追擊,三日攻陷居庸,俘虜劉虞。公 孫瓚誣蔑劉虞早前與袁紹合謀意欲稱帝,並說:「若劉虞真的是天子,天就應該要以刮風大雨來相救 。」,正好當時乾旱,沒能下雨,最終被公孫瓚斬於薊。

田疇由朝廷回到薊時,劉虞已死,田疇設祭大哭,公孫瓚懼其名聲而不敢加害,將其拘禁起來。後來 有人勸公孫瓚才釋放了田疇。田疇回到北平附近的故鄉,召集了群眾,立盟要為劉虞報仇。他先領族 人隱居徐無山,躬耕以養父母,同時慢慢吸引百姓,數年間漸漸增至五千餘家。人越來越多,田疇便 倡議大家共同推舉一個賢能的人出來做為領導者。然後田疇順理成章被百姓推舉為領袖(可能,不是 官位,這次他沒有拒絕)。其後訂立法律,設立禮制,開學講道,就連外族烏丸、鮮卑等都各遣使貢 禮歸順。期間田疇多次拒絕袁紹及袁尚的任命。

袁紹死後,官渡大勝的曹操斬袁譚,消滅袁紹在冀州殘餘勢力,平定冀州。早年隨田疇遊歷北方的邢 顒向田疇稱讚曹操,勸田疇協助曹操安定天下。207年曹操征伐烏丸,命田豫為使者邀請田疇(二人有 可能是同族)為司空戶曹掾,亦即時封為蓚縣縣令而暫不到任。曹軍因水漲而不能行軍,田疇獻計假 裝撤退,實際行小路攻擊大本營。由於田疇非常熟識該處地理環境,在他的協助下,曹軍在白狼山如 入無人之境,曹操的主力軍隊尚未到達,張遼就已經指揮先鋒部隊擊破了烏桓軍隊並斬殺烏桓單于蹋 頓,一路將烏丸趕到柳城之外。

曹操封田疇為亭侯,田疇以自己實際為劉虞的逃兵,拒絕出任任何官職。公孫康斬袁尚後,田疇以曾 經為袁尚所任命而前往弔祭,此舉為裴松之評為態度前後不一,與王修自始至終忠於袁氏,儘管兩人 同樣有哀悼之舉,起心動念卻不相同。

袁氏被滅後,田疇盡將其家屬及宗人三百餘家移居鄴,曹操欲強行封賞田疇,亦曾經派遣田疇好友夏 侯惇勸說,都為田疇拒絕。最後曹操拜田疇為議郎。四十六歲時死去,其子亦早死,沒有留下後代。魏文帝年間,因崇尚田疇德義,封田疇侄孫田續為關內侯,給田疇繼嗣。



2021年11月11日 星期四

當年今日大事回顧第五篇:諸葛亮。

1787年前的今天(農曆10月8日),是蜀漢丞相諸葛亮的死忌,諸葛亮字孔明,徐州琅琊陽都人。年輕 時隱居隆中,自比管仲、樂毅,人稱「臥龍」,與鳳雛龐統齊名,在中國歷史上他代表著智慧的化身 。劉備三顧茅廬請他出山輔助,出山後為劉備規劃先據荊益二州、再聯孫權拒曹操的「三分天下之計 」,結果也證明諸葛亮言出必行,真的為劉備取荊州、定益州,最終更令劉備稱帝,成為蜀漢皇帝, 與魏國曹丕、吳國孫權三分天下,成鼎足之勢。

諸葛亮在《火鳳燎原》漫畫裡多了一個身份,就是未出山已經響噹噹水鏡八奇之一,早在平陽關東軍 軍營裡,諸葛亮已經和主角司馬懿碰面,而且一同解開城下一聚之謎。由那一刻開始,這對宿敵就結 下了不解之緣。直到赤壁之戰,他們再次碰面,又再達成了另類共識,相信二人再一次碰面時,就是 諸葛亮北伐了……很期待陳某老師如何演繹。

諸葛亮生於公元181年,徐州琅琊郡陽都縣(葛氏原住在琅琊諸縣,後遷到琅琊陽都,陽都先有葛氏, 時人稱諸縣葛氏為諸葛,因此以諸葛為姓。),漢司隸校尉諸葛豐後人;父親諸葛珪,字君貢,漢末 為泰山郡丞。諸葛亮父親早逝,一家生活由叔父諸葛玄來照料。諸葛玄初為劉表的屬吏,奉劉表之命 出使漢廷傳達荊州概況,出發前獲知兄長諸葛珪病逝,向劉表請求完成使命之後赴泰山照料諸葛珪的 後事,獲劉表准許,任務結束後赴徐州照顧諸葛珪的遺孀及子女。

入徐州之際,適逢曹操出兵徐州征伐陶謙,為躲避戰禍攜帶諸葛亮、諸葛均及兩位姪女輾轉逃往廬江 一帶(此時諸葛瑾往江東,三兄弟從此分散)。諸葛玄曾受袁術薦表為豫章太守,後來被朱皓(給笮 融殺死那位)取代,便帶著諸葛亮及其姊弟回到襄陽投靠劉表,不久病逝。

諸葛玄死後諸葛亮與弟遷居隆中,躬耕隴畝,將自己比作於管仲、樂毅,當時人都不同意,除了博陵 崔州平、穎川徐庶與他友善。諸葛亮與當時荊州名士司馬徽、龐德公等結交,三國志註《襄陽記》記 載曰:黃承彥高爽開列,為沔南名士,謂諸葛亮:「聞君擇婦;身有醜女,黃頭黑色,而才堪相配。 (聽聞你選擇妻子;我有一醜女兒,黃頭髮、黑皮膚,而才華堪相配於你。)」;諸葛亮答應,即迎 娶黃氏;時人以為笑樂,鄉里為之諺曰:「莫作孔明擇婦,正得阿承醜女。(不要像諸葛亮那樣選妻 ,正擇得黃承彥他家的醜女兒。)」

201年,曹操與袁紹在官渡大戰,身在汝南的劉備在曹操後方負責擾敵,後來曹操出兵南擊劉備,劉備 放棄汝南,入荊州投靠劉表。劉表以上賓之禮相待,增其兵馬,使之屯兵新野。劉備向司馬徽請教世 事。司馬徽說:「我這儒生是淺俗士人,怎麼會懂時勢事務?知道時勢事務的人都是英俊豪傑。在這 地方,有臥龍(諸葛亮)、鳳雛(龐統)兩人。」徐庶見劉備,劉備器重,徐庶對劉備說:「諸葛孔 明,是臥龍,劉將軍希望見到嗎?」;劉備答:「你與他一起過來吧。」;徐庶說:「諸葛亮這個人 你需要親自去見他,不能由其他人去做,還委屈將軍您坐車去拜訪他。」

207年冬,劉備親自拜訪諸葛亮,凡三次才見到(史稱「三顧茅廬」);劉備屏退別人說:「現在漢室 衰敗,奸臣掌權,使當今聖上蒙受苦難。我不自量德行與能力,想要在這天下伸張大義,可是我的智 術淺薄,到今天卻一無所成。然而我的志向還沒消退,先生可以出謀畫策嗎?」諸葛亮遂向劉備陳述 三分天下之計,分析:此時與曹操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可以?援而不可 圖;又詳述荊州用武之國、戰略要地,而其主劉表不能守,此恐怕是上天賜予劉備;益州是漢高祖成 就帝業之地,其主劉璋闇弱;更建議劉備等待時局有變,由荊州、益州進攻中原,這篇論說後世稱為 《隆中對》。不過根據《魏略》和《九州春秋》的說法,是諸葛亮主動求見劉備後才被劉備錄用,記 載與《三國志》和《出師表》的三顧草廬版本有所不同。

208年劉表卒,蔡瑁、張允、蒯越等人擁立劉琮做荊州之主。劉琮聞曹操來征伐,遣使請降。劉琮左右 及荊州人多歸劉備。劉備走到當陽時人數達十餘萬,一天走十幾里,另遣關羽乘船數百艘,使於江陵 會合。曹軍五千輕騎於當陽長坂坡追上劉備一行。孫權派出魯肅,在長坂迎劉備。諸葛亮主動請纓出 使向孫權求救。到達柴桑後,諸葛亮面見孫權,給孫權兩個選擇:「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原抗衡, 不如早與之絕(如果能以吳、越的軍民與中原抗衡,不如早日與曹操絕交)」,另一個選擇是:「若 不能當,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如果不能抵擋,何不解除武裝,向北方稱臣呢?)」孫權反 問諸葛亮那劉備為什麼不去投降曹操,諸葛亮說劉備有高遠志向,他自己絕不會向曹操投降。孫權聲 言不向曹操投降,卻擔心劉備新敗,還能抗此敵嗎?諸葛亮分析,先說自軍散兵歸還和關羽水軍有兩 萬人,加上劉琦招集江夏郡戰士也不下一萬人。再說曹軍遠來疲弊,追擊劉備時,「輕騎一日一夜行 三百餘里,此所謂『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將軍』。且北方之人 ,不習水戰;又荊州之民附曹者,逼兵勢耳,非心服也」。最後,他說孫權如果能派遣猛將統領數萬 雄兵,與劉備同心協力,必破曹軍。孫權正式決定迎戰,十一月,曹操在赤壁之戰大敗。

赤壁之戰後,劉備撤出江陵,放棄江夏,全力占據荊州南部四郡,先上表漢帝奏請劉琦為荊州刺史, 之後兩萬大軍南下。208年十二月,荊州南部四郡盡為劉備所占領。劉琦死,群下推劉備為荊州牧。劉 備遂收江南,以諸葛亮為軍師中郎將,使督零陵、桂陽、長沙三郡,收其租賦,以供軍實。裴松之註 引《零陵先賢傳》說:「亮時住臨烝。」,「此縣居長沙、零陵、桂陽三郡之中,調其賦稅,最為要 地也。」在《資治通鑒·漢紀五十七·獻帝建安十三年》胡三省注中解釋軍師中郎將一職時說:「軍師 ,亦古將軍號。曹操初置軍師祭酒,而備置軍師中郎將,皆以一時軍事創置官名也。然軍師祭酒止決 軍謀,中郎將則有兵柄。亮後又進軍師將軍。」211年益州牧劉璋遣法正迎劉備,使入蜀助攻張魯;諸 葛亮與關羽鎮守荊州。212年十二月,劉備與劉璋決裂。劉備自葭萌還攻劉璋,諸葛亮與張飛、趙雲等 率眾泝江,分兵平定郡縣,與劉備共圍成都,劉備圍攻雒城將近一年,張飛、趙雲、劉封等隨入蜀。

214年夏,諸葛亮入蜀援軍溯江而上諸葛亮親自沿涪江取德陽,直取成都。成都平,以諸葛亮為軍師將 軍,署左將軍府事。劉備派簡雍進入成都勸說劉璋投降,劉璋答應投降,與簡雍一同前往劉備所在地 「同輿而載,出城歸命」,益州易主,歸屬劉備。諸葛亮受金五百斤、銀千斤、錢五千萬、錦千匹, 並受任為軍師將軍,署左將軍府事。每每劉備出兵征伐,諸葛亮便負責鎮守成都,為劉備足食足兵。

215年曹操進攻漢中,最終降服張魯,搶在劉備之前占有漢中。劉曄一度勸曹操趁機攻擊劉備。諸葛亮 為防備曹操出屯江陽。此時孫權派人討索荊州,劉備正率兵五萬從益州到公安,與孫軍對峙,準備奪 回被孫權奪走的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偏將軍黃權對劉備說:「若失漢中,則三巴不振,此為割蜀 之股臂也。」劉備為盡快解決荊州問題,回兵保衛益州,便以湘水為界,將江夏、長沙、桂陽三郡劃 給孫吳。後曹操並未攻打劉備,留下夏侯淵、張郃等鎮守漢中,本人從漢中撤退。

219年三月,劉備親率大軍征漢中,戰事膠著。曹操自長安率兵經褒斜谷趕往漢中,劉備說:「曹公雖 來,無能為也,我必有漢川矣。」諸葛亮鎮守成都,劉備「急書發益州兵」,諸葛亮與從事楊洪商議 對策,楊洪說:「漢中則益州咽喉,存亡之機會,若無漢中則無蜀矣,此家門之禍也。方今之事,男 子當戰,女子當運,發兵何疑!」;諸葛亮當即發兵支援漢中前線。雙方在漢中僵持一年多,劉備依定軍山恃險安營,命黃忠居高臨下,衝入敵陣,殺死夏侯淵。夏五月,曹操引兵撤出漢中, 漢中歸劉備所有。諸葛亮之後出駱谷,派兵戍守興勢山,設置烽火樓,防備曹操。秋七月,馬超、龐 羲、射援、諸葛亮、關羽、張飛、黃忠、法正、李嚴等一百二十人聯名上表劉備為漢中王。十月,吳 國呂蒙攻打關羽。關羽敗走麥城被吳軍捕殺。當劉封失掉漢中東面三郡逃回成都時,諸葛亮擔心在劉 備薨逝之後,後主劉禪會很難駕馭剛毅勇猛的劉封,便勸劉備以不發兵援救關羽為由殺害劉封。

220年,曹丕篡漢自立。當時謠言漢帝劉協已被殺害,劉備發喪,諡劉協為孝愍皇帝。221年群臣勸劉 備登基為帝,劉備不答應,諸葛亮用耿純遊說劉秀登基故事勸劉備,劉備才決定接受群臣擁立而稱帝 ,稱帝後,諸葛亮官拜丞相錄尚書事,假節。

222年八月,劉備東征孫吳,意圖奪回荊州和為關羽報仇,大敗,撤退至永安。諸葛亮大嘆可惜法正逝 去,認為法正若在,必能制止劉備東征,即使劉備東征,若有法正跟隨,戰局也不至如此頹喪。223年 二月,諸葛亮接到劉備詔書,帶著劉永、劉理從成都來到永安。劉備病重,召諸葛亮與尚書令李嚴一 起託付後事。四月下旬,劉備對諸葛亮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 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你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必定能夠安定國家,終可成就大事。如果嗣子 (劉禪)可以輔助,便輔助他;如果他沒有才幹,你可以自取其位。)」諸葛亮涕泣說:「臣敢竭股 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臣必定竭盡自己所有力量,報效忠貞之氣節,繼續至死為止!) 」劉備又要劉禪和其他兒子「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延至四月,劉備駕崩,劉禪繼位,封諸葛亮為武鄉侯,開設相府辦公。不久,再領益州牧,政事上大小事務,劉禪都依賴於諸葛亮,由諸葛亮決定。南中地區因劉備大敗而乘機叛亂,諸葛亮因國君甫逝,先不發兵。

諸葛亮派廣漢太守、使臣鄧芝前往吳國。孫權便斷絕同曹魏來往,派張溫回訪蜀漢。與此同時曹魏司 徒華歆、司空王朗、尚書令陳群、太史令許芝、謁者僕射諸葛璋等寫信給諸葛亮,勸其舉國稱藩,但 遭到諸葛亮拒絕。229年四月,東吳孫權大赦改年,在南郊拜天,即皇帝位,諸葛亮派衛尉陳震去東吳 祝賀孫權登皇帝位,三個月後孫權把國都從武昌遷回建業。

224年春,「務農殖穀,閉關息民」。225年諸葛亮率大軍南征,臨行前曾徵求馬謖意見,馬謖提出「 攻心為上」。劉禪賜諸葛亮金鈇鉞一具,曲蓋一個,前後羽葆鼓吹各一部,虎賁六十人。後諸葛亮深 入不毛之地討伐雍闓、高定和孟獲,諸葛亮採取參軍馬謖的建議,以攻心為主,先打敗雍闓軍,再打 敗孟獲,至秋天平定所有亂事。孟獲投降,諸葛亮揮軍東進,與李恢、馬忠(原名狐篤,非東吳擒關羽那位馬忠)會師於昆明滇池。此次出戰一是為開發南中,增強蜀漢國力;二是為北伐曹魏。此後蜀漢的山地作戰能力因為南中的山地兵的注入而變得更加強大。

227年諸葛亮率諸軍北駐漢中,臨出發前,向劉禪上《出師表》。遂行,屯兵於沔陽。諸葛亮任張裔為 丞相府長史;參軍蔣琬一起處理國事,張裔去世後,蔣琬代替其職。諸葛亮率軍北上,在漢水北面陽 平、石馬紮下大營,屯兵於漢中。228年春,諸葛亮揚聲由斜谷道取郿,使趙雲、鄧芝為疑軍,據箕谷 ,曹真舉眾軍相拒。諸葛亮身率諸軍攻祁山,戎兵陣列整齊,賞罰嚴肅而號令分明,南安郡、天水郡 、安定郡叛魏響應諸葛亮,關中震動。魏明帝往西鎮壓長安,命令張郃兵拒諸葛亮,諸葛亮使馬謖督 諸軍在前鋒,與張郃戰於街亭。馬謖違反諸葛亮調度,不合舉動,大部為張郃所攻破。諸葛亮拔西縣 一千餘家,還兵漢中,戮殺馬謖以謝罪於眾。於是以諸葛亮為右將軍,行丞相事,所總統政事如前。 同年冬十二月,諸葛亮再一次統兵北伐,出散關,直逼陳倉。諸葛亮知道王雙追來,預先設伏,將其 斬殺。229年春,諸葛亮派陳式進攻武都郡、陰平郡。以攻取二郡之功復為丞相。

230年,曹魏派司馬懿由西城、張郃由子午道、曹真由斜谷三路進攻漢中,諸葛亮率軍西征,命李嚴率 軍2萬赴漢中。魏軍戰鬥不利而撤軍。231年春,諸葛亮組織第四次北伐。諸葛亮派魏延、高翔、吳班 等猛攻魏軍,取得大勝,「獲甲首三千級,玄鎧五千領,角弩三千一百張」。六月,諸葛亮向漢中撤 退,司馬懿讓張郃軍追擊,張郃中箭身亡。諸葛亮北伐,屯駐祈山,李嚴督運糧草,運糧不繼,派部 下去見諸葛亮,轉達己見要求撤軍;諸葛亮撤軍回來後,李嚴試圖搪塞卸責,「欲以解己否辯之責, 顯亮不進之愆也」,諸葛亮訊問李嚴使其認罪,廢為平民,流放於梓潼郡。自從第四次北伐退兵後, 諸葛亮在漢中黃沙休整軍隊,訓練士兵,宣導農耕,屯糧備戰;他在233年在斜谷口修建糧倉,運大批 糧食屯儲。

234年二月,諸葛亮再次與兵北伐。諸葛亮集中在漢中十萬大軍全部出動,木牛流馬,運糧不停,同時 相約東吳東西並舉。五月,東吳出兵,七月退兵。諸葛亮占據武功五丈原,與魏國大都督司馬懿對峙 。諸葛亮在渭南地區分兵屯田。這時諸葛亮多次向司馬懿發出戰書,其中一次派人送女裝,試著去激 怒司馬懿,因此司馬懿寫奏章向魏明帝請戰,明帝下令不許出戰,並派衛尉辛毗持符節制止魏軍。姜 維對諸葛亮說:「辛佐治仗節而到,賊不復出矣。」諸葛亮說:「彼本無戰情,所以固請戰者,以示 武於其眾耳。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豈千里而請戰邪!」諸葛亮再派人至司馬懿軍中, 司馬懿只向漢使詢問諸葛亮寢食和管理政事的繁雜,不過問軍旅之事。諸葛亮使者對司馬懿說:「諸 葛公夙興夜寐,罰二十以上,皆親攬焉;所啖食不至三升。」司馬懿說:「亮將死矣。」其後,兩軍 對峙一百多天。期間,司馬懿穿著戎裝,派人查探諸葛亮軍情,得知諸葛亮乘坐素色乘輿,頭戴葛巾 ,用毛扇指麾三軍,軍隊一舉一動都服從諸葛亮指令。

農曆八月,諸葛亮病倒。劉禪派尚書僕射李福到前線去探望,回到成都時,諸葛亮在五丈原前線病逝 ,虛歲五十四歲。《漢晉春秋》稱:楊儀等整軍而還,百姓奔告司馬懿,司馬懿得知蜀漢撤退,率兵 來追;姜維令楊儀反旗鳴鼓,若將向司馬懿者,司馬懿乃退兵。於是楊儀結陣而去,入斜谷然後發喪 。司馬懿之退,百姓為之諺語:「死諸葛走生仲達。」或以告訴司馬懿,司馬懿說:「吾能料生,不 便料死也。(我能預料他活著時想做什麼,不能預料他死。)」

諸葛亮之忠誠備受後世推崇,在劉備託孤後,諸葛亮對後主劉禪盡心盡力,凡事親力親為,憂國忘家 ,於《出師表》中表明心跡,直至最後自己食少事煩,病死軍中。在割據政權中,諸葛亮總攬朝政十 餘年,既不斂財,也不營謀私利或名位,以興復漢室為任。另一位託孤重臣李嚴曾寫信給諸葛亮,希 望他受賜九錫,但是諸葛亮拒絕,表示不能為漢室收復中原就不算有功。 諸葛亮曾上表指出自己沒有 多餘財產,只有八百株桑樹和十五頃土地,而自己穿的都是朝廷賜封,就算兒子都是自給自足,自己 沒有一點多餘的財產。果然,諸葛亮直至死時也是如此,甚至在臨死前,也吩咐了他下葬時只需要挖 洞一個,棺木能夠放進去便足夠,自己則穿著平常的服裝即可,不須要其他配葬物。諸葛亮死後三十 年,他的長子諸葛瞻和長孫諸葛尚一起在蜀漢保衛戰中戰死沙場。




2021年11月4日 星期四

三國成語漫畫廊第十九篇:出言不遜。

出言不遜這個成語出自《三國志.卷一七.魏書.張樂于張徐傳.張郃》:「太祖果破瓊等,紹軍潰。圖慚,又更譖郃曰:『郃快軍敗,出言不遜。』郃懼,乃歸太祖。」

公元200年,袁紹、曹操官渡大戰。張郃當時是袁紹的大將,袁紹兵多糧足,曹操兵少糧缺,袁紹佔盡上風,不過張郃認為曹操糧缺,很大機會會攻打袁軍之屯糧地烏巢,應多派一些部隊增援烏巢:「曹公兵精,往必破瓊等;瓊等破,則將軍事去矣,宜急引兵救之。」結果袁紹沒有採納張郃的建議,而聽信心腹謀士郭圖的話,反而要求張郃及高覽去進攻曹軍的大本營。

結果烏巢真的被曹軍攻破,糧草被燒毀,張郃、高覽進攻早有準備的曹大本營受挫。郭圖害怕張郃回來爭論誰是誰非,所以惡人先告狀,在袁紹面前說:「郃快軍敗,出言不遜。」意思是「張郃態度傲慢,毫無禮貌,看到部隊戰敗,說了許多難聽的話。袁紹聽了大為生氣,派人將張郃、高覽叫來問罪。張郃、高覽兵敗,而且得不到主公袁紹的信任,無路可走之下決定帶軍投降曹操。

加入曹營的張郃頗受曹操重用,跟隨曹操到渭南,擊潰了馬超、韓遂,保衛了安定城,也令馬超的部將楊秋投降。後來跟隨夏侯淵征討盤踞在鄜城的賊寇梁興和武都一代的氐族叛軍,再次擊敗了馬超的部隊,平定了宋建統治的地區。這一戰張郃有功,而且先後與張遼、徐晃及夏侯淵搭擋。雖然張郃算是很晚才加入曹營,但軍功與職位也升遷得很快。與張遼、徐晃、于禁、樂進合稱魏五子良將。




2021年10月29日 星期五

三國成語漫畫廊第十八篇:觸樹成岐。

大家都知道曹操一向提倡節儉,他曾仿照古皮弁冠,發明了一種帛制的帽,叫「帢」,又叫白帢,即白色的便帽。《曹瞞傳》有以下記載:「太祖爲人佻易無威重,好音樂,倡優在側,恆以日達夕。被服輕綃,身自佩小鞶囊,以盛手巾細物,時或冠帢帽以見賔客。」換言之曹操平常都會戴帢。

而「觸樹成岐」這一成語的典故卻與曹操無關,而是形容荀令君荀彧的。荀彧是當時大眾公認的美男子,不但如此,他更是出名香氣逼人。《太平御覽》引晉習鑿齒《襄陽記》寫道:「荀令君至人家,坐處三日香。」傳說他以異香熏衣,去了人家之後,他坐的地方餘香竟三日不散。後來以「荀令香」指奇香異芳。

平常荀彧應該也習慣以帢為服飾,有一天他走在路上,頭戴的帢剛好碰到樹枝形成了「岐」(出現了分叉),最初帢是沒有岐的,不過因為當時有太多人仰慕荀彧的關係,開始仿傚他,紛紛將自己的帢弄到有岐,認為這樣更為美觀,因此後來的帢上便有了岐。一個人的帽子因為意外弄歪了,最後居然成了潮流的指標,跟現時有人跟隨明星的穿衣品味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2021年10月28日 星期四

三國成語漫畫廊第十七篇:兵貴神速。

 三國成語漫畫廊這個專欄原來接近兩年沒有更新了,趁著郭嘉當封面的熱藏版快將出版,不如就說說一個關於郭嘉的成語「兵貴神速」吧!

「兵貴神速」這則成語的意思是用兵以行動迅速為可貴,出其不意,攻其無備,就會取得勝利。最早出於《孫子·九地篇》:「先奪其所愛,則聽矣;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至於為何說與郭嘉有關,因為《三國志》記載曹操打敗了佔據冀、青、幽、並四州的袁紹,殺了袁紹長子袁譚,袁紹的另外兩個兒子袁尚、袁熙就逃走,投奔遼河流域的烏丸族首領蹋頓單于。蹋頓乘機侵擾漢朝邊境,破壞邊境地區人民的正常生產和生活。

曹操正想要去征討袁尚及蹋頓,但有些官員擔心遠征之後,荊州的劉表乘機派劉備來襲擊曹操的後方。郭嘉分析了當時的形勢,對曹操說:「你現在威鎮天下,但烏丸仗著地處在邊遠地區,必然不會防備。進行突然襲擊,一定能消滅他們。如果延誤時機,讓袁尚、袁熙喘過氣來,重新收集殘部,烏丸各族響應,蹋頓有了野心,只怕冀州、青州又要不屬於我們了。劉表是個空談家,知道自己才能不及劉備,不會重用劉備,劉備不受重用,也不肯多為劉表出力。所以你只管放心遠征烏丸,不會有後顧之憂的。」

曹操於是率領軍隊出征。到達易縣後,郭嘉又對曹操說:「用兵貴在神速。現在到千里之外的地方作戰,軍用物資多,行軍速度就慢,如果烏丸人知道我軍的情況,就會有所準備。不如留下軍械物資,部隊輕裝,以加倍的速度前進,乘敵人沒有防備發起進攻,那就能大獲全勝。」曹操依郭嘉的計策辦,部隊快速行軍,直達蹋頓單于駐地。烏丸人驚慌失措地應戰,一敗塗地。最後蹋頓被殺,袁尚、袁熙逃往遼東後也被太守公孫康所殺。

以上這一情節,也是最新出版熱藏版的內容,郭嘉帶兵北上追擊袁尚、袁熙兩兄弟,這一戰不但殺死了蹋頓單于,更逼得袁尚兄弟投靠遼東公孫康。可惜也因為這一戰,令郭嘉身體不能負荷,最終病逝。





2021年10月18日 星期一

兩個女嘅英文字頭。

好似一直都冇解釋過點解兩個女嘅英文名要係F同J字頭,其實係有原因,唔係亂咁改架。趁今日我同老婆結婚10周年大日子,一於供諸同好。

話說當年擺酒我設計咗張以keyboard為藍本嘅請帖,因為咁岩我英文名係Henry,老婆英文名係Gigi,keyboard正中就係G同H呢兩個字母,所以就連擺酒時嘅枱號都由A到T代表(如果冇記錯好似係20圍),而H同G就係主家席。
到4年前大女出世後本想將佢英文名改做Bella,B字響H同G下面,不過咁岩又同林穎彤英文名一樣,雖然我都好鍾意林穎彤,但中英都同一個藝人一樣好似唔係咁好,於是就用咗F字頭,F就響G字旁邊,就好似媽媽拖住佢咁嘅意思,本來大女係叫fiona,後來佢自己唔鍾意,改咗做feanna。之後細女出世,順理成章就搵咗H字旁嘅J字做英文名,而我地響佢未出世時就決定咗用Jessica,咁keyboard中間嘅4個英文字母就正正代表我地一家四口手拖住手,就係咁。







2021年10月11日 星期一

當年今日大事回顧第四篇:司馬懿。

 1770年前的今天(農曆9月7日),是晉宣帝司馬懿病逝的日子,享年72歲,屬於少數較長壽的三國名人,司馬懿是三國的勝利者,他能忍的性格和智謀固然令他能夠贏到最後,不過他的長壽也是能戰勝敵人不可或缺的因素,也可能因為他長壽,陳某老師才選擇以他為《火鳳燎原》的主角,所以陳某老師是很有遠見的。

司馬懿字仲達,公元251年9月7日病逝,河內郡溫縣人,魏國權臣、政治家、軍事家,亦是西晉的奠基者。歷經曹操、曹丕、曹叡、曹芳四代君主,晚年發動高平陵之變,奪取曹魏的政權。是曹魏後期兩位權臣司馬師和司馬昭的父親。更是西晉開國皇帝晉武帝司馬炎的祖父。251年,魏朝諡舞陽宣文侯;次子司馬昭稱晉王後,追尊諡為晉宣王;孫司馬炎稱帝後,追尊為高祖宣皇帝,故也稱晉高祖、晉宣帝。

司馬懿家族數代為官,高祖父司馬鈞為漢安帝時的征西將軍,曾祖父司馬量為豫章太守,祖父司馬儁為潁川太守,父親司馬防為京兆尹(曹操二十歲時,是司馬防特招曹操入京都為洛陽為郎,又是司馬防用特權就任命曹操洛陽北部尉。)。司馬防有八子,因字中都有一個「達」字,當時號稱司馬八達。司馬懿是司馬防的次子,出生於漢靈帝光和二年。司馬懿少年時期就胸懷謀略,當時正是東漢末年亂世,司馬懿「常慨然有憂天下心」。素以知人善任著稱的南陽太守楊俊曾見過少年司馬懿,他說司馬懿絕非尋常之子。尚書崔琰與司馬懿的兄長司馬朗交好,曾對司馬朗說:「你弟弟聰明懂事,做事果斷,英姿不凡,不是你所能比得上的。」

201年郡中推舉他為計掾,當時曹操正任司空,聽到他的名聲後,派人召他到府中任職。司馬懿見漢朝國運已微,不想在曹操手下,便藉口自己有風痹病,身體不能起居。曹操不信,派人夜間去刺探消息,司馬懿躺在那裡,

一動不動,像真染上風痹一般。208年曹操為丞相以後,使用強制手段辟司馬懿為文學掾。曹操對使者說,「若複盤桓,便收之」。司馬懿畏懼,只得就職。曹操讓他與公子往來游處,歷任黃門侍郎、議郎、丞相東曹屬、丞相主簿等職。《魏略》記載召辟過程有所不同。說是司馬懿好學,曹洪自以為才疏,想讓司馬懿去幫助他,司馬懿恥於和曹洪來往,藉口病到拄拐杖的地步無法去見曹洪。曹洪記恨司馬懿,去跟曹操打小報告,曹操徵召司馬懿,司馬懿立刻扔了拐杖去見曹操為其效命。

不論哪一個版本也證明一點,就是司馬懿在208年才真正登上歷史的舞台,亦即曹操赤壁敗陣那一年。所以小編認為,陳某老師在「周瑜亡命篇」之後畫了兩期「浴火鳳凰篇」是很有意思的,內文也借賈逵之口說公子此時「出山」。其實「浴火鳳凰篇」算是小編近來很喜歡的篇章,因為所有登場人物都與將來荊州爭奪戰有所關聯,而在故事中被動的司馬懿,將來應該會是牽引荊州爭奪戰的中心人物,由最初的被動忍耐到最後主動反擊,司馬懿就是這方面的大行家,有空小編會專為這個篇章寫一篇文章。

《晉書》記載曹操逐漸察覺司馬懿「有雄豪志」,又發現他有「狼顧之相」,心裡很忌諱。因此對曹丕說,司馬懿不是甘為臣下的人,必會干預我們的家族之事。但因曹丕和司馬懿關係很好,最終司馬懿更憑住自己的能力,令曹丕重用,曹丕登基後讓司馬懿成為他的重臣,不但如此,就連曹丕的兒子曹睿也十分信賴司馬懿。

其實除了狼顧之相之外,司馬懿還有一個稱號,叫「冢虎」,冢虎的意思是盤伏在石冢中的猛虎,用以比喻待時而起的絕世之才,冢在此意為墳墓,也有山頂的意思,所以也被稱為山巔猛虎。魏有代表冢虎的司馬懿,蜀有代表臥龍的諸葛亮、代表鳳雛的龐統及代表麒麟的姜維,合稱「臥龍鳳雛幼麒冢虎」。這一別號符合司馬懿隱忍持重,令人可敬又可怖的性格形象,不過在《火鳳》故事中,暫時只聽過陳某老師以狼去形容他,未見冢虎,相信內地電視劇「軍師聯盟」下集以「虎嘯龍吟為題」也是這個原因。

司馬懿先後擔任黃門侍郎、議郎、丞相東曹屬和丞相主簿,並跟隨曹操征討張魯。司馬懿見劉備剛剛奪取益州,腳跟未穩,勸曹操接著攻打劉備,曹操不聽。曹操班師後司馬懿跟隨曹操參加第三次濡須口之戰。215年曹操平定張魯勢力後,司馬懿和劉曄進諫認為最適當時機進軍漢中,但卻遭曹操反駁:「剛平定隴右便指望馬上伐蜀,是過於進取也。」及後大軍退還。此次曹操沒有聽二人的建言,錯失了大好機會,曹操要在兩年後才能發動漢中之戰,此時劉備軍心已得初定,最終漢中成為劉備的囊中物。

219年司馬懿任丞相軍司馬,指出荊州刺史胡修粗暴、南鄉太守傅方驕奢,都不應派任駐守邊防,曹操未予重視;七月,關羽攻荊襄,圍魏將曹仁,水淹于禁七軍;胡、傅二人果然乘機降劉。因漢獻帝在許都,距樊城很近,曹操感到威脅,為避關羽鋒芒,一度準備遷都河北。蔣濟、司馬懿等人當時勸阻:「于禁是被洪水所淹,不是戰敗失守,所以國家大計並沒受損,現在遷都既示弱於敵,又使人心不安;劉備、孫權外親內疏,現在關羽得意,孫權必定更不高興,把這事告之孫權,坐山觀虎鬥,則樊城之圍自解」。曹操聽從他的計策,孫權果然派呂蒙襲取江陵,用假冒商船之計連破關羽設下的烽火臺,攻佔眾多城池,關羽只好回援,魏軍趁勢追殺,關羽損失大量兵馬,最終於麥城附近中東吳埋伏而敗亡。曹孫聯盟勝利,樊城之危解除。

徐晃擊退關羽後,曹操嫌惡荊州及附近百姓,想把他們都遷走。司馬懿認為:「荊楚輕脫,易動難安。關羽新破,諸為惡者藏竄觀望。今徙其善者,既傷其意,將令去者不敢複還。」曹操從之,沒有移民,藏竄逃亡者果然都複出歸化。

曹丕繼魏王位後,封河津亭侯,轉丞相長史。當時孫權率兵向西,朝議以樊城、襄陽無穀,不可以禦,請召當時鎮襄陽的曹仁回宛。司馬懿說:「孫權新破關羽,這是想和魏結交的時候,必不敢為患。襄陽是水陸之沖,禦寇要害,不可棄。」不被聽從。於是曹仁焚棄樊城、襄陽,孫權果然沒有來犯,曹丕悔之。曹魏代漢後,以司馬懿為尚書。不久,轉督軍、御史中丞,封安國鄉侯。221年遷侍中、尚書右僕射。

226年曹丕逝世。孫權得知後,於八月出兵攻魏,命吳左將軍諸葛瑾部兵分兩路進攻襄陽,親自率軍進攻江夏郡。孫權一路為魏軍所敗,撤兵而走。司馬懿擊敗諸葛瑾,並斬殺吳將張霸,斬首千餘級。十二月,升任驃騎將軍。227年司馬懿率宛城之兵迅速平定孟達叛魏,再次展現出軍事才略。孟達原為蜀漢降將,曹丕命他守新城。曹丕死後,孟達欲叛魏歸蜀。司馬懿偵知消息後,一方面寫信麻痹孟達,一方面遣軍進討,八日內行軍一千二百里。孟達給諸葛亮信中認為司馬氏率軍來討,至少需要一個月時間,所以當司馬懿提前二十餘日趕來時,完全打亂了他的叛亂計劃。司馬懿前後總共只用了十六日,即破上庸,斬殺孟達。

230年曹魏派司馬懿由西城,張郃由子午道,曹真由斜谷,三路進攻漢中,諸葛亮率軍西征,命李嚴率軍兩萬赴漢中,合攻漢中,但因天雨而罷兵。231年春,諸葛亮第四次北伐,魏明帝讓司馬懿駐紮長安。諸葛亮先是圍祁山,又招鮮卑軻比能響應。司馬懿命令費曜、戴淩等留四千兵守上邽,其餘兵力皆往祁山救援,司馬懿親率大軍前往隃麋。就在司馬懿以為諸葛亮主攻祁山時,不料諸葛亮卻反其道而行,得知司馬懿大軍要來,分兵留攻祁山,自己卻率主力奇襲上邽,迎擊司馬懿。郭淮、費曜等出擊諸葛亮,卻被諸葛亮大敗。司馬懿與諸葛亮遇於上邽之東,諸葛亮不斷後撤將司馬懿引誘至鹵城祁山。司馬懿旣至,登山掘營,不肯戰。軍將領數次請戰,司馬懿都不准,被譏笑:「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在眾將的一再要求下,五月十八日,司馬懿命襲擊蜀將王平所部,卻反遭諸葛亮逆襲,魏軍為魏延、高翔、吳班等人所破,退保營寨。六月,諸葛亮向漢中撤退,司馬懿命張郃率軍追擊,張郃中箭身亡。

有很多歷史學家也認為這一戰司馬懿有心派張郃出陣追擊諸葛亮是為了除掉張郃,但以張郃臨場巧變、久歷沙場的經驗來看,沒可能不察覺諸葛亮的伏兵,內裡一定大有文章,很想知道《火鳳》故事要如何演繹這一段。

234年諸葛亮占據渭河南武功五丈原,想北渡渭河,被大將郭淮阻攔而失敗。諸葛亮只能在渭河南與魏國大都督司馬懿對峙。由於戰術上的敗勢,司馬懿據險堅守,對峙百餘日後,蜀軍糧盡而自退。諸葛亮曾多次向司馬懿挑戰,期間還一次贈送司馬懿女裝做出挑釁,司馬懿因此生氣,寫奏章向魏明帝請戰,明帝下令不許出戰,並派衛尉辛毗持符節制止魏軍。姜維對諸葛亮說:「辛佐治仗節而到,賊不復出矣。」諸葛亮說:「彼本無戰情,所以固請戰者,以示武於其眾耳。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豈千里而請戰邪!」諸葛亮再派人至司馬懿軍中,司馬懿只向漢使詢問諸葛亮寢食和管理政事的繁雜,不過問軍旅之事。諸葛亮使者對司馬懿說:「諸葛公夙興夜寐,罰二十以上,皆親攬焉;所啖食不至三升。」司馬懿說:「亮將死矣。」其後,兩軍對峙一百多天。諸葛亮的北伐都以失敗告終。八月,諸葛亮終於病倒。劉禪派尚書僕射李福到前線去探望,回到成都時,諸葛亮在五丈原前線病逝,享年五十四歲。

當楊儀等人整軍而還時,司馬懿得知蜀漢撤退,親自率兵來追;姜維見司馬懿追來,反旗鳴鼓,司馬懿不知諸葛亮已死,下令停止追擊,全軍返回。於是楊儀結陣而去,從容退進斜谷,百姓流傳一諺語:「死諸葛驚走生仲達。」司馬懿聽到後,說:「吾能料生,不便料死也。」司馬懿到諸葛亮駐軍營壘處所察看,感嘆說:「真是天下的奇才啊!」。追到赤岸,沒有追上蜀軍而退軍。此後,司馬懿成為曹魏政權的中流砥柱,地位日益提高。次年升遷為太尉。

237年原魏遼東太守公孫淵自立為燕王,置列百官,對抗朝廷。238年正月,魏明帝曹叡遣司馬懿率軍四萬,前往征討,途中司馬懿路過故鄉溫縣,會見父老鄉親,感慨萬千,做詩一首:「天地開闢,日月重光。遭遇際會,畢力遐方。將掃群穢,還過故鄉。肅清萬里,總齊八荒。告成歸老,待罪舞陽。」六月進至遼水。公孫淵急令大將軍卑衍、楊祚等人率步騎數萬,依遼水圍塹正十餘裡,堅壁高壘,阻擊魏軍。司馬懿採用聲東擊西之計,佯攻圍塹,而以主力隱蔽渡過遼水,直取公孫淵根據地襄平,迫使敵軍放棄圍塹回軍救援襄平。司馬懿督軍回首山,迎戰敵援軍,三戰皆捷,遂乘勝進圍襄平。

當初公孫淵聞魏軍來攻,曾求救於孫權,孫權也出兵為其聲援,並寫信給公孫淵說:「司馬懿善用兵所向無前,深為弟憂也。」適逢連降大雨,遼水暴漲,平地數尺,魏軍恐懼,諸將思欲遷營。司馬懿下令有敢言遷營者斬,都督令史張靜違令被斬首,軍心始安。公孫淵軍乘雨出城,魏將領請求出擊,司馬懿不予採納。一月有餘,雨停,水漸退去。魏軍完成對襄平的包圍,起土山、挖地道、造樓車、鉤梯等攻城器具,晝夜強攻。守軍糧食將盡,軍心動搖,楊祚等先降。八月,襄平城破,公孫淵率數百騎兵突圍,被殺於梁水。司馬懿把襄平城內平民男子年十五以上七千餘人及公孫淵政權官員將軍等二千餘人全部殺死,並將屍體堆積起來,號稱「京觀」,遼東四郡為魏所據。

241年四月,東吳派遣衛將軍全琮攻淮南,遏東興堤水攻魏軍,火燒安城邸閣,收歸當地平民。威北將軍諸葛恪攻六安,全琮大戰王凌於芍陂,魏將秦晃的手下戰死有十餘人。車騎將軍朱然、孫倫等五萬人圍攻樊城,大將軍諸葛瑾攻取柤中。 全琮與王凌爭芍陂水塘,力戰連日,全琮不敵被王凌所擊退, 全琮被破走而樊城圍急,司馬懿說:「柤中民夷十萬,隔在水南,流離無主,樊城被攻,歷月不解,此危事也,請自討之。」 議論者勸誡說:「吳軍遠圍樊城不可拔,挫於堅城之下,有自破之勢,宜長策以御之。」司馬懿反駁說:「軍誌有之:將能而御之,此為縻軍;不能而任之,此為覆軍。今疆埸騷動,民心疑惑,是社稷之大憂也。」六月,督諸軍南征,車駕送津陽城門外。司馬懿以南方暑溼,不宜持久,使輕騎挑之,然不敢動。於是乃令諸軍休息洗沐,簡精銳,募先登,申號令,示必攻之勢。然等聞之,乃夜遁。追至三州口,大殺獲,斬獲萬餘人。 六月辛丑,司馬懿救樊城後退兵。

242年春,魏帝追封司馬懿父親司馬防舞陽成侯。三月,司馬懿上奏修廣漕渠,引河入汴,疏通東南各個大湖,於淮北大規模屯田。吳國派諸葛恪屯駐皖城,邊人深以為苦。司馬懿要率兵攻之,朝臣認為諸葛恪佔據堅城,廣有糧穀,孤軍遠攻,救兵必至。司馬懿反駁認為吳軍所擅長的是水戰,而不是陸戰。湖水冬淺,船不能行,救兵必棄船就陸相救,於陸戰破敵就很容易了。243年九月秋,司馬懿率軍出征諸葛恪,車駕送出津陽門。軍隊到達舒城,諸葛恪果然焚燒積聚,棄城而走。司馬懿認為抵抗吳軍之要,在於積穀,於是派遣鄧艾到陳、項以東,至壽春地大興屯守,廣開淮陽、百尺二渠,又修諸陂於潁之南北,萬餘頃。自是淮北倉庾相望,壽春至於京師,農官屯兵連屬焉。

244年尚書鄧颺、李勝等欲令曹爽建立功名,力勸出兵攻伐蜀漢,司馬懿勸阻但曹爽不聽從 ,同年曹爽從長安率六七萬大軍從駱谷南下,但軍隊物資輸送出現困難,導致牛馬騾驢多死,入谷行幾百里,遇到蜀軍以山險固守,使魏軍無法前進。參軍楊偉向曹爽力陳形勢勸宜急退,另一方面,司馬懿對夏侯玄分析:「昔日魏武帝攻漢中幾乎招致大敗,你應該也很清楚。如今興平路勢至為險要而蜀軍早已先行據險固守;若魏軍進兵而遲遲無法與對方交戰,到時候想退又見邊塞遙遠而物資耗盡,軍隊必定覆滅,你將如何能夠承擔其責任!」夏侯玄聽後感到恐懼亦勸曹爽宜立刻退兵,曹爽不悅而退,不幸又遭到費禕進兵據三嶺攔截,經苦戰後才僅僅逃離,但士兵傷亡慘重。

245年八月,曹爽廢置中壘、中堅營,把兩營兵眾統交他的弟弟曹羲率領,司馬懿援引先帝舊例制止,曹爽不聽。246年正月,吳軍入侵柤中,有萬餘家百姓為避吳軍,北渡沔水,司馬懿認為沔南離敵太近,倘若百姓奔還,還會引來吳軍,應該讓他們暫留北方。曹爽不同意,說:「現在不能在沔南修城守地,反而讓百姓留沔北,這不是長遠之計。」司馬懿則說:「放在安穩之處所則安穩,放在危險之處所則危險,人與物都是如此。所以兵書上說『成敗在於形,安危在於勢』。形勢是駕馭眾人的關鍵,不能不審慎對待。假設吳軍以二萬人防守沔水,三萬人與我沔南諸軍對抗,一萬人猛攻柤中,我們怎麼去援救呢?」曹爽不從,驅令還南。吳軍果然擊破柤中,所失百姓,數以萬計。

曹操封魏王後,以司馬懿為太子中庶子以輔佐曹丕。曹丕臨終時,令司馬懿與曹真等為輔政大臣,輔佐魏明帝曹叡。明帝時,司馬懿屢遷撫軍大將軍、大將軍、太尉等要職。明帝崩,託孤幼帝曹芳以司馬懿和曹爽。曹芳登基後,司馬懿和曹爽都錄尚書事。曹芳繼位後,曹爽最初因司馬懿德高望重,像對父親一樣對他,不敢自專。但不久曹爽聽親信丁謐之謀,排擠司馬懿,明升暗降,遷他為無實權的最高虛銜太傅,自己專擅朝政。

249年司馬懿趁曹爽陪曹芳離洛陽至高平陵掃墓,發動政變並控制京師,聲稱只要奪曹爽兄弟兵權,誘其放棄抵抗,隨後以查實謀反為由將曹爽及其親信黨羽族滅。自此曹魏軍權政權落入司馬氏手中,史稱高平陵之變,又稱正始之變。事後,司馬懿被冊命為丞相,進爵安平郡公,增食邑萬戶,群臣奏事不得稱名,但他上書十餘次辭讓,故其官爵仍為太傅、舞陽侯。朝廷加他九錫,仍然辭而不受。奪權之後司馬懿藉口生病連皇帝曹芳都不去朝見,遇到國事,皇帝曹芳反而要去司馬懿宅邸親自詢問司馬懿。

250年皇帝曹芳下詔在曹魏首都洛陽設立司馬懿的家廟。251年太尉王淩與外甥兗州刺史令狐愚密謀廢立,迎曹操子曹彪登帝位。陰謀洩漏,司馬懿夷王淩、令狐愚三族,並賜死五十七歲的曹彪,為史載壽春三叛之一。之後司馬懿把曹魏宗室遷至鄴監視,不准他們結交他人。

251年司馬懿病逝於洛陽,承其遺願,辭讓郡公和殊禮,不樹不墳,不設明器,葬於首陽山。諡文(舞陽文侯),後改宣文(舞陽宣文侯)。264年其子司馬昭獲封晉王,旋即追尊司馬懿為晉王,諡號宣王。265年,其孫司馬炎稱帝,建立西晉,追尊為皇帝,廟號高祖,諡號宣皇帝。




2021年10月4日 星期一

火鳳燎原專頁八周年投票結果公佈!

 火鳳燎原專頁已踏入八周年,專頁讚好人數暫有27570人,單行本已經出版了70期,多謝大家多年以來的支持,8月15日是火鳳FB專頁八周年,多謝早前大家踴躍填寫問卷,經過一個月的點票,現公佈統計結果,感謝早前幫忙做問卷的所有讀者。


01 讀者性別統計


上年的統計發現,《火鳳燎原》的讀者有91%是男性,9%是女性,而今年的女性讀者則由上年的9%下降至4.5%,這就證明了……今年肯做問卷的男性讀者增加了很多很多。今年收到的問卷回復的確比上年多了很多,所以點票工作變相困難了。




02 讀者年齡統計


今年最多年齡讀者仍然是31-40歲,佔53.6%,其次是21到30歲,佔24.6%,而41到50歲的讀者就是16.8%,最少的年齡層是15-20歲的讀者,就只有5%




03 最喜愛篇章


今年最多人投票的篇章仍然是「戰神末路篇」,有24%,其次依然是「官渡之戰篇」,有8.9%,第三位就是「濮陽練兵篇」,有7.8%,其他的篇章也很平均,每個篇章都有不少支持者。大家可看看自己選的排第幾位。




04 最喜愛男角


今年最喜愛男角色的冠軍的寶座又回到孫策手上,亞軍是趙雲,其實由四周年第一次舉辦選擇開始至今,冠、亞軍已經是由此二人包辦,今年又輪到孫策。五周年和八周年冠軍都是孫策,其他就是趙雲,比數是3比2,趙雲比孫策領先一點點。今年第三名是郭嘉,第四名是呂布,第五名是張飛,第六名是司馬懿,第七名是高順,第八名是周瑜,第九名是張遼,第十名是袁方和賈詡。


05 最喜愛女角

今年最喜愛女角色冠軍又是張春華,得票率是36.9%。至於亞軍就是樊夫人,有23.6%,孫淑排行第三,也有18.7%。據統計,四周至今,張春華已經奪得三次冠軍,分別是五周年、七周年及八周年;六周年冠軍是孫淑;四周年冠軍小孟。小東西出場率雖然很少,而且已經退場13年,但今年仍有9.8%的支持率,排行第四。至於每年都會在投票欄重複說「他」是屬於男角色的小孟,今年依然能夠入圍第五位,得票率是6.7%。可惜投票期間仍未連載到557回,所以第六位的甄宓得票只有1.3%,否則她的人氣應該會提升一點,相信……明年的選舉她的成績一定會更好,請拭目以待。



06最喜愛陣營


今年的最喜愛陣營統計跟上年賽果一樣,分別只在於首次出現雙亞軍的狀況,大家最喜愛的陣營依然是劉備,佔32%,孫家陣營則和呂布陣營併排第二,佔20.5%,排名第三位是曹操陣營,佔17.7%。第四位司馬家則在沒有選項的情況下仍有2.2%的讀者強行要選他,其實……司馬家早已歸入曹操陣營了。



07最喜愛組織


第二次統計最喜愛組織,結果顯示水鏡依然是最受歡迎的組織,有37.2%喜愛水鏡組織,看來地位很難動搖了。其次是殘兵組織,有27.7%支持率,第三位是高順的陷陣營,有26.1%,高順以陷陣營首領的個人魅力,居然差不多追到殘兵眾的地位,如果下次選舉再分開新殘兵這一項的話,不知結果會如何?第四位是劉備親兵白毦兵,陳到領軍的白毦兵打敗了上年的第四位虎豹騎,有2.8%得票率,更將虎豹騎轟到第六位。第五位就是最神秘的八怪組織,初上榜也有2.2%。



08最喜愛場面


每年的最喜愛場面、名言的點票都是最花時間的,今年的冠軍比較特別,由於「桃園畫家以血作畫」及「白門樓呂布之死」票數一樣,因此是雙冠軍,其實桃園畫家已經是連續三年奪冠了,而呂布之死就是上年的亞軍,今年狀態大勇,終於與桃園畫家齊名了。至於第二位是「孫策病逝」,這一幕非常觸動人心,由五周年開始不是第二位就是第三位。而今年的第四位也非常特別,首次出現四個場面相同票數的情況,分別是「小別勝新婚」、「凌操被殺」、「高順最後陷陣」及「五將取焦城」,當選的場面當中差不多全部都是十年或以上的劇情,「五將取焦城」算是最近很受歡迎的場面。希望明年的投票會出現更多近年的場面吧!



09最喜愛名言


最喜愛名言,眾望所歸依然是凌操的名言:「精彩不亮麗,起落是無常。」其實由《新少年》2007年開始舉辦二百回最愛之選、2010年三百回最愛之選、2013年四百回最愛之選,一直到facebook專頁四周年開始舉辦投票至今,這句名言都一直是榜首,真的是實至名歸。而第二位就是陷陣營高順的:「陷陣之志,永不言退!」,兩位壯烈犧牲的忠將,死前留下的名言都是那麼膾炙人口的。第三位是陣王賈詡的:「黑暗兵法,公子獻頭。」;第四位是孫策的:「將麻煩的事弄在一起,事情就變得簡單了。」;第五位是張遼的:「從來沒有人能越過我的劍圍!」;第六位是燎原火的:「殺一個高手,總比殺一百個嘍囉來得方便。」

這一年的選舉算是歷來最多人參與的一次,希望明年讀者可以更踴躍投票,九周年再見。




2021年9月10日 星期五

當年今日大事回顧第三篇:甄宓。

 到第三篇,想要更正一樣很重要的東西,就是……之前兩篇所謂的當年今日,嚴格來說是不準確的,因為古代人不會用西曆計算日期,之前兩篇用西曆的同一天去計算當年的日子其實只是為了方便而已,因為現今農曆真的不好記。不過接下來要介紹的人物很特別,她是少有三國人物當中有記載出生日期及死忌的人,而且她的死忌至今剛好是一千八百年,剛好是一個整數,她就是文昭甄皇后甄宓。

1800年前的今天(農曆8月4日),是文昭甄皇后的死忌,甄皇后她生於183年1月26日,死於221年8月4日,史稱甄夫人、甄姬、甄宓,中山郡無極縣渭陽里人,是漢上蔡令甄逸之女,魏文帝曹丕的妻子,魏明帝曹叡的生母,後世更稱她為洛神,即洛水之神。

甄宓是漢太保甄邯的後代,家中世襲二千石俸祿的官職。父親甄逸曾任上蔡令,母親張氏是常山人,生有三子五女。甄宓每天晚上睡覺的時候,家裡人都彷彿看到有人把玉衣蓋在她身上,大家對此都很奇怪。三歲的時候父親去世,甄氏哭的非常傷心,家內和周圍的人更加感到她有別於眾了。之後相士劉良為她以及其他兄弟姐妹看相,劉良指著甄宓說:「這個女孩將來貴不可言。」甄宓九歲時就非常喜歡讀書,博聞強識,只要看過的篇目就立刻領悟,還多次用她哥哥的筆硯寫字,哥哥對她說:「女人應該學習女工。讀書學習有什麼用,難道你以後還想做女博士(官名)嗎?」甄氏回答說:「古時候賢德的女子,都要學習前人成敗的經驗,以此來警示自己的。不讀書,用什麼來借鑑呢?」

漢末天下大亂,災荒連年,百姓們為餬口活命紛紛賣掉家中值錢的東西。當時甄家有大量的穀物儲備,趁機收購了很多金銀寶物。甄宓當時才十幾歲,看到這種情形便對母親說:「亂世求寶,可不是善策啊,匹夫無罪,懷璧其罪,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因財喪身。再說眼下眾多百姓都在飢餓之中,不如將家裡的穀物開倉賑濟四方鄉鄰,這才算是一種惠及眾人的德行。」全家人都認為她說得有道理,於是將家中的糧食全部無償分發給鄰里鄉親。

甄宓十四歲時,二哥甄儼去世,甄宓非常悲傷,對待寡嫂態度敬愛謙和,時時處處幫助她打理家事,還盡心照顧甄儼留下來的孩子,及其疼愛。甄宓母親性格嚴厲,對幾個兒媳婦態度不一,甄宓幾次勸母親:「二哥不幸早終,二嫂年紀輕輕就守寡,還要照顧留下的孩子,雖然她是兒媳婦,但應該愛護她像自己的女兒。」母親聽了甄宓的話感動得流淚,之後便讓甄宓與二嫂時常走動,起居都在一起,關係十分親密。

建安年間,袁紹為他的次子袁熙聘娶了甄宓為妻,建安三年袁紹打敗公孫瓚,任命袁熙為幽州刺史,甄宓則留在鄴城侍奉婆婆劉氏。甄宓要侍奉的這位劉夫人是聞名一時的狠角色,劉夫人是袁紹的後妻,她偏愛小兒子袁尚,常常稱讚他。因此令袁紹也有意傳位給袁尚,甚至令長子袁譚成繼兄長之後,袁譚變相沒有了繼承權,導致後來兄弟不和。建安七年袁紹逝世後,劉夫人竟將袁紹的寵妾五人全部殺死並辱屍,袁尚也幫助母親又殺光五妾的家人,果然是一對狠毒母子。

甄宓曾勸母親要對二哥的媳婦態度好一點,不知道媳婦的角色換了在自己身上,她又會如何應對?不過劉夫人看來對她也不錯。建安九年鄴城被曹操攻破,劉夫人自縛雙手以示恭順。後來曹操祭拜袁紹墓,召見劉夫人把財物還給他,並供給口糧,人妻曹之名果然名不虛傳,對狠毒的劉夫人也能一視同仁。

不過同是人妻,為什麼有傾城之貌的甄宓卻被曹操之子曹丕所納?當時有一說法:曹操攻下鄴之後,曹丕先進袁府,看到有個少婦披頭散髮,臉上很髒,躲在劉夫人身後哭泣,曹丕問她是誰,劉夫人回答:「是袁熙的妻子。」然後曹丕幫她把髮髻挽起,用手巾擦拭面龐,發現她姿色絕倫。之後劉夫人對甄氏說:「現在不用擔心被殺了!」於是曹丕便納甄宓,十分寵愛。還有一說:劉夫人和甄宓共坐大堂上。曹丕進入袁府中,見到劉夫人和甄宓,甄宓因為害怕,把頭伏在劉夫人膝上,劉夫人讓人把自己手綁起來。曹丕問:「劉夫人為什麼要這樣?讓你的兒媳婦把頭抬起來。」劉夫人捧起甄宓,讓她抬起頭來,曹丕看見她美貌非凡,便心悅於她。曹操聽聞了曹丕的心思,就為他迎娶了甄宓。甄宓嫁給曹丕後,獨得寵愛,擅室數年,孔融說武王克殷、周朝部隊進入朝歌以後,殷帝辛的寵妃妲己姿色妖豔,為周公所喜,後來便成為周公的侍妾,享受著永久的榮華富貴。然而,孔融此語並無史據,僅為影射曹丕於曹操軍攻陷鄴城之後,將大敵袁熙之妻甄宓據為己有,藉以諷刺曹操無德,這也是成語「想當然」的出處。

甄氏對曹丕妾侍中有寵的勸勉她們努力上進,對無寵的也安慰開導,並常常在閒宴上勸曹丕說:「古時黃帝子孫繁盛,是因為妻妾多的緣故。所以夫君也應該多納賢淑美好的女子,才能使子嗣旺盛。」曹丕聽了心中很嘉許。之後曹丕要驅逐任氏,甄氏請求曹丕說:「任氏是鄉黨名族,不論品德、美色,我都比不上,為什麼要遣走她?」曹丕說:「任氏性子急躁,不溫柔,之前她怨恨我不是一次了,所以遣她。」甄氏哭著堅持請求說:「我受你的敬重之恩,所有人都知道,肯定會猜測任氏被驅逐,是因為我的緣故。往上公婆會說我自私,往下則會受到專寵之罪,希望你能重新考慮!」曹丕不聽,還是堅持遣走了任氏。208年曹操的愛子曹沖去世,曹操聘甄氏家族中的亡女,為愛兒辦了一次「冥婚」。

根據《周禮》裡規定「禁遷葬者與嫁殤者」,也就是說人死後埋葬了就不可以再遷墳,另外不可以嫁給早夭的人,就是明文規定不准冥婚。但這是《周禮》裡的禮數,曹操當時已是丞相,只顧心疼小兒子,管不了那麼多。而且曹操不忍曹沖絕後,把曹沖兄長曹拒的兒子曹琮過繼給曹沖當兒子,讓曹沖有後。以上種種記載可見曹操特別喜歡這個小兒子曹沖,而曹沖也確實才智過人。如果曹沖沒有夭折,很可能繼承大統就不會是曹丕了。

後來甄宓為曹丕生下兒子曹叡和女兒曹氏(東鄉公主),211年七月,曹操西征,隨行的卞夫人途中生病留在孟津,曹丕和甄宓留守於鄴城。當時卞夫人身體抱恙,甄宓不能及時照顧問候,急得寢食難安,時常偷偷哭泣。之後大軍回來,甄宓去迎接,看到卞夫人時悲喜交加,卞夫人見甄宓這麼關心自己,也忍不住流淚,還說:「新媳婦怕我上次生病也會像以前那樣反覆難癒嗎?我只是有點不舒服,小病而已。然後嘆道:「真是孝順的媳婦啊!」

公元216年曹操東征孫權,卞夫人、曹丕及曹叡、東鄉公主都跟隨,當時甄宓因為生病所以留在鄴城。217年九月,大軍還鄴城,卞夫人看見甄宓臉色很好,容顏更勝以往,便奇怪的問她:「你跟兩個孩子分別那麼久,難道不想念他們,怎麼臉色這麼好,什麼原因?」甄宓笑著回答:「曹叡他們跟隨夫人,我還有什麼可擔心的。」甄宓對劉夫人及卞夫人都非常好,以誠待人,因此婆媳關係都非常好。

公元220年正月,曹丕稱王,封曹叡為武德侯。六月率軍南征,甄宓留駐在鄴城。十月,漢獻帝劉協禪讓帝位給曹丕。禪位以後,退位為山陽公的劉協把兩個女兒許配給曹丕,另有郭貴嬪和李、陰兩位貴人得到寵愛,甄宓日益失意,流露出一些怨恨的話語。(這裡開始甄宓的個性前後不一,既然甄宓能對任氏寬容,為什麼不能容忍兩位貴人?)更因此引來殺身之禍。

公元221年六月,曹丕遣使者將甄氏賜死,葬在鄴城。文帝問周宣說:「我夢見宮殿上兩片瓦掉下來,化為雙鴛鴦。這是什麼徵兆呢?」周宣說:「後宮恐怕會有人暴死。」曹丕說:「我是說著騙你的。」周宣說:「做夢只是意念的表現,如果把意念表示出來,就知道是吉是凶了。」話還未說完,黃門令來報告說,後宮中有人彼此殘殺。過了不久,曹丕又問周宣:「我昨天夢見一股青煙拔地升天。」周宣說:「天下恐怕會有一位高貴的女子冤死。」當時,曹丕已派人賜給甄夫人賜死的詔書,聽了周宣的話很是後悔,於是派人去追趕使者,可惜已經來不及了。

可是依《魏書》記載卻是另一個版本,221年曹丕登基為帝,大臣請奏立甄宓為皇后,曹丕發布策立皇后的詔書,甄宓卻上表說:「我聽說先前朝代之所以興旺,能夠使國祚延綿,沒有不是因為后妃的原因,因此一定要對其人選慎重選擇,以興內宮的教化。陛下初登皇位,實在應該選擇賢良淑德的人統理後宮。妾自省愚陋,不能夠擔此重任,又加上已經生病很久,敢守微志。」立皇后的璽書下了三次,甄宓辭讓了三次,言辭十分懇切。當時正值盛暑,曹丕希望等到秋涼時再立皇后。後來甄宓病重,六月丁卯,在鄴城去世。皇帝哀痛嗟嘆不已,追贈皇后璽綬。

到底《魏書》所寫的內容真確性有幾多?沒有人知道,不過歷代史家也不大認同,裴松之在註解《三國志》時,認為魏書的編纂者們寫史時使用春秋筆法掩蓋真相。文帝不立甄宓為皇后反而殺害她,《魏書》的編篡者及當權者如果認為這是大惡事則應該隱去不寫,如果認為這是小惡事則不應該假為之辭,用虛假的語言粉飾太平到了這種地步,實在是之前史書中從沒有見過的。推此而言,魏書中所稱卞後和甄后的良善言行都難以實論,陳壽將他們刪落是應當的。

盧弼在《三國志集解》寫道,《資治通鑑》說:丁卯,夫人甄氏卒。當初曹操攻入鄴城,文帝見袁熙的妻子中山甄氏貌美而心悅於她,曹操便為文帝聘為妻,生有兒子曹叡。等到文帝即位,安平郭貴嬪得寵,甄夫人留在鄴城不得見,失意而有怨言。郭貴嬪譖於文帝,文帝大怒。六月丁卯,遣使賜死甄夫人。胡三省說:等到明帝即位,郭太后因為憂懼而死。可是,黃初二年甄氏被賜死時,曹叡已經十七歲了,難道能不知道他母親死時的情況,還要等旁人說嗎?

何焯又說:《魏略》、《漢晉春秋》中記載,郭貴嬪進譖而導致曹丕賜死甄氏,曹叡繼位後逼殺郭太后,但她死後依然受宗親之禮,互相矛盾,因此陳壽才不取其說。可是陳壽沒有考慮到明悼毛皇后被賜死後,她的家人同樣被加官進爵,族人也還是根據禮法升遷了,並且賜給他們官職,因此曹氏之人的心思實在酷虐變詐,不能夠想當然的按照常理推測。盧弼又評論道:文帝為五官中郎將在建安十六年,平定鄴城在建安九年,《資治通鑑》中所表述有誤,是因為延續了《世說新語》的用詞。

《三國志集解》中論道,甄皇后之死是由於郭貴嬪進譖於文帝,《三國志·文昭甄皇后》傳中說「遣使賜死」,因此用「卒」而不用「崩」來描寫;其他皇后去世都用「崩」,明悼毛皇后被賜死也用「卒」,因此《魏書》的記載不可信。史書中對甄后的死因只說「後失意,有怨言」,但是參照前後情勢,還有如下幾個原因,僅以此佐證。

根據《世說新語》記載,曹操攻下鄴城,想要召見甄氏,但是身邊人都說曹丕已捷足先登,曹操有「今年破賊正為奴」這樣的話,曹丕之後久不被立為太子,可能正是由於此。《郭后傳》中說:「文帝定為嗣,後有謀」,等到曹丕後來登上皇位,因為此事而遷怒於甄氏,寵幸郭貴嬪;另外,明帝死於三十六歲,關於懷疑他是袁氏遺留的骨肉並不是空穴來風,文帝殺掉母親留下兒子,以此滅口。《三國志》中注引《魏末傳》文帝與曹叡關於子母鹿的對話,很值得玩味。總的來說,這件宮闈隱秘之事的真相隱藏在諸多謎團中難以窺破,魏朝開國之初居然容不下一個婦人,這其中牽扯的事情實在離奇不已,直至1800年後的今天,甄宓之死仍不能不推尋出原因。

因此,千多年間,民間就出現很多關於她的虛構故事。有一種說法是她曾經與曹丕之弟曹植有過一段感情。傳說曹操在攻破鄴城之後,收留了袁紹的次媳甄宓。在華堂慶宴之時,曹操和曹彰、曹丕、曹植父子四人均為甄宓的美貌所打動,其兄曹丕出於政治上的野心迎合父親,愛而不露,曹植則真誠求愛,終得甄宓動情,贈以隨身玉佩定情,兩情繾綣。然而小人崔琰為了自己的目的,暗中施計,以桃代李,致使甄宓成了曹丕的妻子。從此曹植和甄宓均陷入了痛苦的泥淖。數年後,曹丕取得皇位,為其妻和曹植的愛情而妒火中燒,逼曹植七步吟詩,貶出京城,並暗殺了甄宓。曹植空遺滿腔悲憤,對水悲吟《洛神賦》,暗指甄宓是下凡的洛神。《洛神賦》為曹植於223年所著。最早見於蕭統《昭明文選》,其序稱曹植由京城返回封地時,途經洛水,忽然有感而發,並作此賦。洛神為中國神話裡伏羲氏(宓羲)之女兒,其因為於洛水溺死 ,而成為洛水之神,即洛神。




2021年9月2日 星期四

梁嘉琪老師。

 今日阿女第一日返K2,聽聞升班轉咗新老師去教佢地,其中一個叫梁嘉琪老師,我諗……應該唔係我識果個梁嘉琪黎嘅,只係同名同姓姐。講開阿女嘅老師,不得不提佢讀K1時嘅三位老師姓氏,佢地分別係彭老師、周老師同廖老師,咁岩就係我地屋企所有成員嘅姓氏,因為潼潼媽咪姓周,潼潼嫲嫲姓廖。所以當佢仲未知道中國嘅姓氏有幾百個之前,佢已經對呢三個姓特別有感情,因為返屋企同返學校都對住呢三個姓,我覺得呢件事真係夾都冇咁巧合,希望佢K2同樣喜歡梁嘉琪老師啦。




2021年8月27日 星期五

終於看了「千年一問」。

2018年9月27日,一群台灣的拍攝團隊遠道而來我們公司,為的就是拍攝「千年一問」這個電影特輯,相信看過這套電影的朋友都應該知道,導演王婉柔為了拍攝鄭問老師的足跡,曾走訪台灣、日本、香港、北京四地,而來到香港,除了訪問曾與他共事的《大霹靂》團隊和分色公司負責人及香港殿堂級漫畫家之外,名單之中還有陳某老師。

記得當年陳某老師剛剛出道不久就因《充神榜》在台灣奪得了第三屆亞洲漫畫高峰會議「最佳美術獎」,而當時負責頒發獎狀給陳某的,就是鄭問老師,當年他們的合照我一直有好好保存,王導演更將我收藏的兩張頒獎相片放到電影內,這也算是為電影出了一分力。

陳某老師出道之初就有媒體封他為「少年鄭問」,這一點鄭問老師從來沒否認過,因此陳某一直都自詡為鄭問老師的徒弟。的確他們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他們都熟悉歷史、擅長繪畫歷史故事,同時也喜歡繪畫科幻作品。訪問中陳某老師說到,鄭問老師的作品是畫給所有漫畫家看的,因此無論他去到那裡,都有很多漫畫家對他的作品推崇備至,導演更訪問了日本的池上遼一老師、千葉彌徹老師、寺田克也老師、高橋努老師等等。如果仍未看過此電影的話朋友,盡快入場觀看吧,就算不是鄭問老師的讀者,入場看一位漫畫傳奇人物的一生,一定會獲益,一定也會被其感動。





2021年8月11日 星期三

當年今日大事回顧第二篇:賈詡。

第一篇回顧曹彰時也提過,賈詡也是在223年病逝的,換言之1798年前的今天正是這位曹魏重臣逝世的日子,賈詡一生經歷多場大戰,以經天緯地之才游走於各個勢力當中,最後官至太尉,更得到善終,真的是不簡單啊。

賈詡是武威郡姑臧縣人,曹魏開國功臣、軍事戰略家,輕騎將軍賈龔之子,賈詡年輕時聲名並不顯赫,唯獨名士閻忠認為他與眾不同,說他有張良、陳平那樣的智慧。在一次旅途中遭遇氐族的叛軍,身旁數十人皆被擒住,賈詡發揮機智,辯稱自己是太尉段熲外孫,氐人信其言,於是獲釋。史稱賈詡此舉是:「權以濟事,咸此類也」。

後來成為董卓部下,以太尉掾為平津都尉,後升為討虜校尉,在牛輔帳下。在董卓討伐戰期間,一度和李傕、郭汜、張濟等人一同擊敗孫堅。董卓滅亡後,牛輔亦已死去,司徒王允清算董卓餘黨。當時李傕、郭汜等人心懷不安,都打算各自逃亡,賈詡則勸諫李傕:「如果就這麼逃跑,只需一個亭長就能將我們一網打盡,現在必須回頭攻打長安。」李傕聽從賈詡建議,與郭汜、樊稠、張濟等聚集兵力回攻長安,駐守長安的王允不敵,被李傕殺死;同為守將的呂布則逃亡至關東。

李傕、郭汜、樊稠等人掌權後,任命賈詡為左馮翊尹,還要封侯。賈詡堅決推辭才作罷。改任為尚書典選。李傕、郭汜在占領長安後,起初還算和氣,不久互相猜疑,相互攻殺,關中地區被鬧得荒無人煙。漢獻帝為躲避災難,率群臣和衛兵逃往洛陽。賈詡曾訓斥李傕、郭汜兩人的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災難,但兩人表面上接受賈詡的批評,但並沒有停止相互攻殺。於是賈詡離間李傕雇用的羌、胡傭兵使之離去,並且協助漢獻帝離開長安,同時保護受李傕、郭汜迫害的大臣。

天子後要求回洛陽,命段煨等人護送,因段煨(段煨字忠明,太尉段熲字紀明,二人可能有關係。)與賈詡同郡,賈詡便棄李傕而跟隨段煨。但因賈詡名氣實在太大,段煨怕自己的地位不保,密謀殺害賈詡,為賈詡識破。賈詡私下結識張繡,張繡迎接賈詡。賈詡屢獻妙計,助張繡叛曹(起因曹操將張繡叔母佔為己有),曹操大將典韋,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戰死;建議張繡跟劉表議和,並多次挫敗曹操,使曹操攻不下宛城。在官渡之戰時,勸張繡向曹操投降而非袁紹,使得曹操避免兩面受敵的絕境,備受曹操之敬重。封賈詡為執金吾,封都亭侯,遷冀州州牧。

200年,曹操與袁紹戰於官渡,後曹軍軍糧將盡。曹操便問計於賈詡,賈詡說:「公明勝紹,勇勝紹,用人勝紹,決機勝紹,有此四勝而半年不定者,但顧萬全故也。必決其機,須臾可定也。」(《三國志·魏書·賈詡傳》)曹操稱善,而後許攸投曹獻計,曹操突襲袁紹烏巢糧倉,大破之,致袁紹潰敗。曹操戰勝後自領冀州牧,封賈詡為太中大夫。赤壁之戰前,認為應安撫百姓而不應勞師動眾討江東,曹操不聽,結果受到嚴重的挫敗。曹操後來與韓遂、馬超戰於渭南,馬超等人有割地以和的意思,並以兒子為人質。賈詡認為可以裝作答應,曹操又問賈詡計策,賈詡説:「以間離之。」,曹操承用賈詡的計謀,隨即破韓遂、馬超。

曹操當時未立世子,曹丕為五官將,而臨菑侯曹植才名方盛,曹丕派人求計於賈詡,賈詡說:「願將軍恢崇德度,躬素士之業,朝夕孜孜,不違子道。如此而已」,曹丕從其言,深自砥礪。後曹操為立世子之事屏退左右獨問賈詡,賈詡閉口不答,曹操說:「與卿言而不答,何也?」賈詡說:「屬適有所思,故不即對耳。」曹操說:「何思?」賈詡說:「思袁本初、劉景升父子也」。(袁紹、劉表兩人都是想廢長立幼導致兒子之間的衝突,成為失敗的部分原因。)曹操聞言大笑會意,217年立曹丕為世子。220年曹丕篡位自立,為報賈詡之恩,封賈詡為太尉,進爵魏壽鄉侯,增食邑三百,前後共八百戶。又分食邑二百,封幼子賈訪為列侯。以長子賈穆為駙馬都尉。

223年三月,曹丕首征東吳,以失敗而告終。戰前,曹丕問計於賈詡:「吾欲伐不從命以一天下,吳、蜀何先?」賈詡說:「攻取者先兵權,建本者尚德化。陛下應期受禪,撫臨率土,若綏之以文德而俟其變,則平之不難矣。吳、蜀雖蕞爾小國,依阻山水,劉備有雄才,諸葛亮善治國,孫權識虛實,陸遜見兵勢,據險守要,泛舟江湖,皆難卒謀也。用兵之道,先勝後戰,量敵論將,故舉無遺策。臣竊料群臣,無備、權對,雖以天威臨之,未見萬全之勢也。昔舜舞干戚而有苗服,臣以為當今宜先文後武」。最終曹丕沒有接納賈詡建言,果然無功而反。賈詡認為自己非曹操舊臣,卻策謀深長,所以怕曹操猜嫌。於是採取自保策略,「闔門自守,退無私交,男女嫁娶,不結高門,天下之論智計者歸之」。223年8月11日去世,諡肅侯,長子賈穆嗣。

董卓、牛輔、李傕、段煨、張繡、曹操,賈詡投靠過六任主子,可能有人覺得他比呂布有過之而無不及,是七姓家奴,不過嚴格來說當中有四位其實都是曾依附董卓或與董卓有關係的人,所以其實他只是由董卓陣營跳槽到曹操陣營而已。在《火鳳燎原》故事中,賈詡是響噹噹的水鏡三奇,又有陣王之稱,最著名的戰役是用公子獻頭之計打敗如日中天的戰神呂布。不得不提,離間計也是賈詡最拿手的一門,潼關之役接下來韓遂、馬超會否敗於他的離間計?



2021年8月1日 星期日

當年今日大事回顧第一篇:曹彰。

 這個專欄其實想寫很久,不過沒找到切入點,有想過用新聞形式報導,也有想過用人物傳記形式寫出來,不過一直沒時間執筆,既然這麼久仍未想好,不如寫了一篇看看反應再決定方向,就由8月1日開始吧!

1798年前的8月1日到底發生什麼大事?先說說這一年,這一年是魏文帝曹丕黃初四年,公元223年,這一年發生了很多「大事」,正月,曹魏上軍大將軍曹真,命左將軍張郃攻打東吳屯駐江陵中洲的軍隊,後大破東吳軍隊,遂將該地佔領,是為江陵之戰。3月丁未日曹仁逝世,時年五十六歲,諡為忠侯。4月癸巳日,蜀漢皇帝劉備於永安駕崩,諡為昭烈皇帝。5月,蜀漢太子劉禪登基,年十七歲,封丞相諸葛亮為武鄉侯。劉禪娶車騎將軍張飛的女兒為皇后。6月甲申日,賈詡去世,終年77歲,諡肅侯,長子賈穆嗣。曹魏與東吳爆發蘄春之戰,東吳將領賀齊成功攻破蘄春。孫權始築夏口故城,城西臨大江,江南角因磯為樓,名黃鶴樓。

這一年也是文學家、思想家、音樂家,「竹林七賢」之一的嵇康出生,除此之外,曹植在這一年作《洛神賦》,同時曹植的哥哥曹彰於8月1 日患病薨於府邸,死後諡號為威,故亦稱為任城威王。

曹彰是曹操的第三子,與曹丕、曹植、曹熊皆為卞夫人所生,字子文,雖則叫子文,但他卻是曹操眾多兒子中,最勇武的一位,妻子為孫權堂兄孫賁之女。曹操稱他為黃鬚兒,年少時已經善於射箭與駕車,膂力過人,能與猛虎搏鬥,不避險阻,自小就立志為將。曹操曾提出警告說:『汝不念讀書慕聖道,而好乘汗馬擊劍,此一夫之用,何足貴也!』於是要求曹彰閱讀《詩經》、《尚書》等書籍,但曹彰卻對左右的人說:『丈夫一為衛、霍(衛青、霍去病),將十萬騎馳沙漠,驅戎狄,立功建號耳,何能作博士邪?』後來,曹操嘗試問諸位孩子的喜好,讓每個孩子都說各自的志向。曹彰還是說:『好為將。』曹操反問:『為將奈何?』曹彰對答說:『被堅執銳,臨難不顧,為士卒先;賞必行,罰必信。』曹操聽後大笑。

有說曹丕曾鑄一口萬斤大鐘,懸在文華殿,他想換個地方擺放,結果一百個大力士都挪不動,曹彰過去,萬斤大鐘背起來就走,這事跡若然是真,就可跟項羽舉鼎並駕齊驅了。220年3月15日曹操駕薨於洛陽,曹彰被召,認為是要立曹植,但被曹植否決,於是曹彰就親自去欲質問先王印璽何在,被賈逵說服,但被曹丕懷疑。(《魏氏春秋》說後來因此事曹彰憤怒暴斃,時年33歲。換言之1798年前的8月1日,就是曹彰的死忌。史書很少記載古人的出生日期,死忌也不是很多,曹彰算是其中一個有記載的,想看其他人嗎?




2021年7月9日 星期五

《火鳳四格》誕生之謎。

 今年火鳳燎原踏入二十年,換言之在下負責火鳳編輯工作也進入第二十年,記得十四年前一次偶然的機會,跟新來的美編同事諾藍說了一個關於火鳳的點子,然後他用四格的型式畫了出來,之後我又再給了另一個四格點子給她畫,建議將兩篇四格放在同一版面內,當作是《新少年》的專欄刊登出來。

而這次之後,我們會不定時合作在《新少年》推出四格專欄,只要我想到點子而她又有空畫就會出專欄,後來公司建議每一期《新少年》出一篇四格專欄,即每次兩篇故事,幸好當時《新少年》已經轉為雙週刊,我們還勉強應付得來。過了不久諾藍決定離職,數年間我們已經合作了八十篇火鳳四格,而我知道只有八十篇不足夠合輯推出一本單行本,所以一直沒有想過出書,只將舊專欄放上社交平台供人欣賞而已。

諾藍離職後不久,公司又請了一位喜歡畫畫的美編阿棉,她入職差不多半年後,我們又開始合作推出火鳳四格專欄,我們合作了三十四篇之後,連《新少年》也要停刊了,而阿棉很快也離職了,其實在她離職之後,我仍不時會畫新的四格點子給她。而她也很快就完成給我,不過由於頁數離推出單行本還有一些距離,所以漸漸就放慢腳步,一年都出不到一篇。

一直擱置了七年之後,今年公司竟決定為我推出《火鳳四格》單行本,經計算之後發現,諾藍及阿棉的舊稿加起來也只得一百二十多頁,就算把阿棠歷年來幫我畫的十八篇四格特別篇也加進去,仍未夠出一本單行本。而最頭痛的是,由於書展將至,公司的工作已經非常忙碌,根本沒法抽空為此書排版。這時候阿棉自動請纓,叫我將排版的責任交給她。更一邊排版一邊繼續幫我畫餘下未畫的新點子,轉眼就完成十多篇從未曝光的四格,又力承擔繪畫封面這工作,若不是她,這本書可能要一拖再拖……

由於最熟識《火鳳》的人就是我,同時又自小喜歡畫東西,因此習慣把自己想到的點子分四格用鉛筆繪畫下來,再從《火鳳》漫畫裡找出參考圖給阿棉畫,其實諾藍那時也是以這個模式合作,不過由於年代久遠,很多我畫給諾藍的草圖已經失散。後來為了方便自己及以免遺失草圖,開始用畫簿畫草圖,只要一想到點子就立即畫下來,簿畫經常放於背囊,至今畫滿了接近三本。

本書四格故事下方的草圖,就是這幾本畫簿的內容。現在所有的四格稿件有機會輯錄成書,畫簿終於可以功成新退。最近見到背囊空空如也,卻感到有一絲的失落,畢竟這是多年來的習慣。但是我知道,如果這本書第一期的反應奇佳,可能有出版第二期的機會。到時候畫簿又可以大派用場了。



2021年7月8日 星期四

不是仁義,不是人貳。

為迎接《火鳳燎原》踏入二十周年,除了三月舉辦了首個原畫展外,七月更嘗試以短篇形式推出簿裝漫畫,畫面加大更震撼,重拾當年觀看《新少年》的感覺,而且這次更是首度以彩色呈現!

以「潼關之戰篇」人氣角色馬超為主角,角度細膩地描述馬超無情的一面,到底一個自詡戰神之人,與呂布有何分別?一個時代如何容納兩個「不是人」?密切期待《火鳳燎原》首個簿裝彩色短篇《不是人貳》,書展首天出版。





2021年7月6日 星期二

火鳳外傳第一第二回。

 說起火鳳外傳,可能大家先入為主以為是《火鳳燎原外傳》小說,其實早在2006年3月,即《火鳳燎原》踏入五周年之時,香港《新少年》週刊分兩期連載了兩個外傳故事,兩回外傳都以殘兵之首為主角,第一回劉大,第二回燎原火。主要是講述劉大如何加入司馬家、成立殘兵組織及收燎原火為徒的往事。當年兩個外傳一刊出,即大受讀者歡迎,於是在三年之後,決定收錄於第二章故事的開端,亦即單行本第三十三期內。


十五年後,《火鳳》踏入二十周年,而第二章故事也進入高潮,是時候再次推出外傳故事,而這次外傳第三回的主角就是「潼關之戰篇」的人氣角色戰神馬超。密切期待七月書展。



2021年6月28日 星期一

三國人物父子關係圖第五篇:鍾繇父子。

三年前寫了一篇關於東漢書法名家鍾繇的文章,主要介紹了他在書法上的造詣及簡單的生平,卻沒有詳盡介紹其家族。要知道在東漢那個年代,一個人的家族背景是非常重要的,鍾繇生於官宧世家,其家族在豫州潁川郡是名門望族。潁川郡有四大家族最為顯赫,鍾氏就是其中之一,其餘還包括穎陰縣的荀氏、許縣的陳氏及舞陽縣的韓氏。這四大家族一直往來密切,彼此相善,漢桓帝時,四家各有一位賢者出任縣長,鍾皓為林慮長、荀淑為當塗長、陳寔為太丘長、韓韶為嬴長。他們雖為小小的縣長,名望卻蓋過當時的三公九卿,成為官員的模範,知識分子爭相傳頌的君子賢良,官場將四人並稱「潁川四長」。


林慮長鍾皓就是鍾繇的祖父,後漢書記載是祖父;三國志裴注引先賢行狀記載則為曾祖父。(圖表依後漢書為依據,所以是祖父。)而當塗長荀淑就是荀彧的祖父、荀攸的曾祖父。太丘長陳寔是陳群的祖父。嬴長韓韶就有可能是冀州牧韓馥的族人。潁川郡除了此四大家族之外,其實還有郭氏及辛氏較有名。以上的潁川人大多投到曹操麾下當謀士,而且是最舉足輕重的幾位,包括鍾繇、荀彧、荀攸、郭嘉、陳群都屬穎川大族。還有英年早逝的戲志才,前袁紹謀士辛毗、前劉備謀士徐庶,通通都是潁川人。


在曹操麾下當司隸校尉多年的鍾繇不但是書法家,更是震懾關中的重要人物,此職由建安二年(197年)到建安十七年(211),一當就是十四年,鍾繇之後到前袁尚部下李孚接任司隸校尉一職,不過李孚當了一陣子,司隸就歸屬豫州管轄,此職亦已省卻。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受封魏公後,鍾繇出任魏國大理,掌管刑獄。建安二十一年 (216年)曹操進爵為魏王,鍾繇遷相國。不過後來因魏諷謀反之事而被受牽連,一度被免職。


曹丕繼魏王位之後,鍾繇復職,再次擔任大理。同年曹魏代漢後,鍾繇任廷尉,封「崇高鄉侯」,之後於黃初四年遷太尉,改封「平陽鄉侯」。鍾繇以太尉之職,與司徒華歆、司空王朗並列三公,曹丕稱三人是「一代之偉人」。鍾繇因膝蓋有病,華歆年高多疾,於是被允許朝見時坐車前往,再由虎賁衛士抬上殿就坐,開後世三公有疾病時特別優待的先例。


火鳳故事剛好到了潼關之戰,鍾繇老來得子,請曹操為兒子取名,曹操建議取名為「毓」。有趣的是,陳某幫鍾老開了一個玩笑,暗示他與趙火的義父趙賢一樣,一直只生女兒,家中居然有十七個女兒以上,年過半百才得一子,其後再過十多年,次子鍾會才出生,鍾會五歲那年鍾繇就病逝了。


鍾毓與鍾會是同父異母的兄弟,鍾會生母張昌蒲是鍾繇的妾,但非常有學問。張昌蒲在教育方面頗為嚴厲,鍾會四歲時便已教他《孝經》,七歲誦讀《論語》,八歲誦《詩》,十歲誦《尚書》,十一歲誦《易》,十二歲誦《春秋左氏傳》、《國語》,十三歲誦《周禮》、《禮記》,十四歲讀其父鍾繇所撰寫的《易記》,十五歲就讓他進入太學進行深造,以現代人的詞語形容她,就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虎媽。


鍾皓一生為漢臣,兒子因黨錮之禍沒有出仕,孫兒鍾繇本為漢臣,但立場一直站於曹操這邊,曹丕稱帝後,鍾繇名正言順成為魏國三公。長子鍾毓因為從小與司馬師一起長大,司馬家當權後開始殺盡曹家血脈,鍾毓很自然地傾向司馬家。至於鍾會,更是一個不會久居人下之人,當他與鄧艾滅蜀有功,朝廷立即封他們為太尉及司空,帶軍在外的二人被封為「三公」,明顯是明升暗降,褫奪二人兵權的技倆。當感覺到司馬家開始對自己不利,野心勃勃的鍾會知道唯一的生路就是起兵叛變,更聯同蜀將姜維開始策劃與司馬家對著幹。他曾對姜維說:「這次起事成則得天下,不成即退守西蜀,也不失做劉備啊。」其野心之大可見一班。可是這次起事只維持了兩天,鍾會就被不肯歸順他的部下殺死,連姜維也死於亂軍之中。


至於鍾毓,死前早已跟弟弟畫清界線,除了過繼給鍾會的兒子鍾毅逃不過殺身之禍外,其餘後人都沒被牽連,繼續侍奉司馬家,到西晉末年中原大亂,衣冠南渡建立東晉,鍾氏後人依然是名門大族,世代為官。


鍾浩侍漢、鍾繇侍魏、鍾毓侍晉,鍾毓後人世代都是晉朝高官,當中只有鍾會不甘為臣做出「不智」之舉。可以看出鍾氏一族在亂世生存的智慧及與當權者周旋的技倆都相當之高,經歷數次改朝換代,鍾家仍能處於不敗之地,這就是大家族的生存智慧。





 

2021年6月2日 星期三

女兒英文名的由來。

 踏入6月,兩個女都就快接近生日啦,好似一直都冇講過關於兩個女嘅英文名嘅由來,潼潼出世冇耐之後,我就將改英文名嘅責任交咗俾老婆,不過我規定係要F字頭,老婆後來俾咗好多F字頭嘅名我揀,最終我揀咗用Fiona,因為其他實在太難讀。


用咗一段時間之後,有一日聽公子會森美訪問一位年輕女歌手,中文名叫黃淑蔓,英文名叫feanna,於是我就覺得相比fiona,feanna好似比較少人用,於是就直接問潼潼意願。問咗幾次佢都俾唔同答案我,於是我終於出最後一招,就係上網搵咗fiona嘅相同feanna嘅相再問佢,結果佢見到左邊嘅費安娜公主之後,決定改用feanna,就係咁,潼潼英文名響佢返學前就定咗為feanna。而細女就快出世嘅時候,我就決定幫佢改名為Jessica。


結果到佢出咗世之後,我上網一查先發覺,原來6月8號出世嘅名人除咗李柱銘同杜文澤之外,竟然仲有黃淑蔓,又會咁巧合都有嘅。至於……點解規定一個女用F字頭,一個女用J字頭英文字母?下次得閒先再寫。




2021年5月17日 星期一

劉備父子吃瓜有出頭天。

雖然是20年前的事,不過大家應該不會忘記《火鳳燎原》第五回,劉、關、張的登場方式,他們登場沒有桃園結義式的舉杯場面、沒有《三國演義》的光環,標題更是「桃園三匪」,雖然這一回劉備的行徑是出人意表,不過結局仍是重回正軌,劉備不但不是匪,更有愛民的一面。不過這些都不是這篇文章要探討的事情。

這篇文章主要談的其實是「西瓜」,劉備初登場就出現在經陽城吃「西瓜」的模樣,不但與惡匪的形象背道而馳,更有一點點滑稽的感覺。雖然「西瓜」傳入中國是公元10世紀的事,不過這一點不重要,看漫畫考究這些太辛苦了。本來小編也不以為然,但很多年後,在劉禪第二次登場的四百八十三回,我又留意到這一回第一頁及最後一頁出現「瓜」的畫面,不過這次不是「西瓜」,而是貌似「哈密瓜」的東西。(據最早的記載,哈密瓜出現在中國是在南宋時期。)

看到這裡,我就不其然開始踏入陳某的思考領域,為什麼劉備登場要吃「西瓜」?劉禪登場就出現「哈密瓜」?這些細節可能只有我會留意,但兩者的關聯又是什麼?難道劉備的最後一步是取西蜀再稱帝,而劉禪的大業就是取哈密?哈密古稱「昆莫」,是塞人之地,哈密比西蜀離中原更遠,三國時屬鮮卑西部。

如果「西瓜」和「哈密瓜」是暗藏這個意思,那麼劉禪比劉備好像更有遠見,難道他的志願就是想獵更大的東西?可惜最終劉備成功了,而劉禪卻失敗了,更被後世稱為「昏君」,蜀漢亡後,劉禪移居魏國都城洛陽,封為安樂縣公。如果讀者也有更深層的解讀,歡迎踴躍回應。



2021年5月5日 星期三

第一代的同人誌。

看見新聞說,有位熱血的日本小學生,將自己畫的《進擊的巨人》帶去學校給全班同學分享,原因是學校不能帶漫畫。忽然想起……其實接近30年前,當時仍是中學一生的我,也試過在校簿上畫過龍珠、龍之子、變形金剛及自製月刊等等,帶給同學欣賞及投票,而且還有徵稿及專欄,算不算是第一代的同人誌?






2021年4月22日 星期四

常山真定還有誰人?

 轉眼間《火鳳燎原》就出到70期了,還記得出版60期之時,因為八奇的登場而令到大家又再一次在網上熱烈談論其身份。其實小編和大家一樣,依然未知道八奇的真正身份,當時一直也想加入討論,更想寫一篇文章分享一下自己心目中的猜測,想不到一拖再拖,幾年過去至今仍未動筆,趁著70期快將推出,而第八奇又仍未正式登場之時,在此談談我的見解,看有沒有人認同。

陳某的思考領域是很難踏進的,因此在他仍未揭曉答案前,任何可能都會出現。一直以來最多讀者認為八奇的名字跟主角一樣,都叫趙雲,原因是他跟義兄趙範一樣姓趙,當趙雲叫他報上名來之時,他指著天上的雲,而他這一「指」,其實仍存著很多可能性在內。而小編就覺得,在漫畫有限的資訊內找答案之餘,也要找找看歷史書,姓氏和名都可以改,但出生地不會改,那麼到底三國除了趙雲之外,還有什麼人物同樣是來自常山真定的呢?依著這一訊息去想,當時小編第一時間就想到他,亦即我心目中的真正第八奇,黑山頭目「張燕」,以下文章小編會一邊介紹張燕的生平事蹟,一邊把他代入為第八奇,看看他們有沒有什麼共通點。

張燕和趙雲一樣,出身於常山真定縣,張燕本姓褚,184年爆發了黃巾之亂時,他聚集少年為盜在山澤之間作亂,後還真定,加起來有萬多人。不久,張牛角亦起兵,與褚燕合師,褚燕便推張牛角為主帥,並進攻廮陶。不過,張牛角在攻戰中被箭射傷,臨死前命眾人:「必以燕為帥。」褚燕也算有情有義,把自己也改姓張。可能,這次的兄長死亡事件,令到他有了「認兄」的習慣,說不定後來認趙範為義兄當中也大有文章。

據史書記載,張燕剽捍捷速過人,所以軍中稱其為「飛燕」,而水鏡第八奇的實力也是不可小窺,能有本事刺傷趙雲都可算是高手之列了。其後張燕率賊軍四處作戰,常山、趙郡、中山、上黨、河內的山谷成為張燕賊軍的根據地。其後孫輕、王當等人帶領部眾投靠張燕,人數甚至有百萬人,號為「黑山賊」。黑山賊在當時是繼黃巾賊之後最令朝廷頭痛的勢力之一,而且剛好首領又是姓張,剛解決了張角勢力又來一個張燕,令當時的皇帝劉宏也束手無策,河北諸郡皆為黑山賊所侵害。

其後,張燕竟然派人向朝廷求降,朝廷便拜張燕為平難中郎將,領河北各山谷事務,同年被推舉為孝廉、計吏。不過張燕當了官就更加無所忌憚,更漸漸進犯河內,逼近京師,於是漢室以朱雋為河內太守,帶領家兵擊退他們。

190年董卓挾漢獻帝遷都到長安,火燒洛陽,關東大亂,一時之間群雄並起,張燕便與豪傑相結。公孫瓚與袁紹爭奪冀州時,張燕派遣將領杜長等助戰,被袁紹擊敗,人眾略有散失。漫畫中他就是差不多這個時候與義兄趙範遇上了腹大便便的樊夫人,然後為她安排一切,更認為她是一把利器,將來可利用之「器」。

192年袁紹在龍湊擊敗公孫瓚迫使其退還幽州不敢再南下。193年三月,黑山賊與魏郡反兵聯合攻打鄴城殺死郡守。六月,袁紹開始興兵入山討伐賊眾,連續擊破於毒、左髭丈八、劉石、青牛角、黃牛、左校、郭大賢、李大目、於氐根等勢力,殺數萬人。(這些角色在袁方外傳小說好像也有登場。)

當時,張燕擁精兵數萬,騎數千匹,與四營屠各、燕門烏桓在常山與袁紹大戰。而暫時歸附袁紹的呂布,騎乘赤兔馬,能飛馳過塹壕,於是率手下健將成廉、魏越等數十騎,突襲張燕營地,一天內進攻三、四次,每次都能斬獲首級而出。雙方連戰十餘日,張燕軍隊死傷眾多,袁紹軍也疲累退軍。能與戰神呂布軍多數交手達十多天,其領兵實力可見有一定我水準,可算是雖敗猶榮。

至此,黑山賊開始衰落。198年易京之戰,袁紹攻擊公孫瓚,公孫瓚之子公孫續請張燕率軍十萬來救易京,但張燕援軍未至,公孫瓚已敗亡,公孫續也陣亡,張燕軍只得散去。後來,曹操官渡戰勝袁紹,平定冀州,張燕於205年四月,連同黑山賊十多萬人求降,被拜為平北將軍,率軍到鄴駐守,封為安國亭侯,食邑五百戶。曹操領有青州兵之後,又擁有了黑山兵,實力大增。投曹後在史書上就沒有再見到關於張燕的記載了。

一位一直反抗朝廷的山賊,有了勢力之後再入朝為官,當天下大亂之時,又再聚眾起義,敢與北方實力最強的袁紹為敵,結果雖然敗給了戰神呂布,卻敗得光彩。在投曹之前又曾想幫助袁紹的敵人公孫瓚對付袁紹,但最終因失了時機,令公孫瓚被袁紹滅了。這麽響噹噹的人物,為什麼投曹之後就一直沒有建樹?

如果張燕真的是第八奇,為什麼他沒有在愛才的曹操面前表露自己的身份?會不會他認為曹操不是他要選擇的主公?又或……他的野心在曹操之上,將來想成為一方霸主?八奇當中,除了袁方有一點當霸主的野心及機會之外,其他人的終極目標都只是想一心輔助心中的主子,所以如果第八奇有當霸主的野心,他一定不會在曹操面前表露出來,在事成之前都要暗於行事。雖然在山賊界別曾是響噹噹的人物,但出身是山賊總是不太光彩,因此一直不敢以真面目示人,可能眾師兄或水鏡老師也沒有見過他的真面目。

至於他為何可以一邊當山賊一邊拜水鏡為師?這個也可以解釋的,一班裡面總有些壞學生是經常缺席的吧?因此老七諸葛亮也說老八一向不合群。至於年紀大可否屈居於年紀小的師兄之下?其實袁方大師兄年紀也不一定是最大的,可能是依入學次序來排名。若是這樣解釋,張燕的發揮空間真的很大。

對一個山賊來說,過慣了刀光劍影的日子,為什麼忽然要加入水鏡學習做一個軍師?而令他改變的原因,可能是某一天,他發掘到天下群書的奧秘。




2021年3月31日 星期三

俊注典第二十四篇:讀者要的驚喜。

相信喜歡看火鳳的讀者,買每一期書都會抱著一個信念:「到底這一期陳某會有什麼驚喜給我?」可以肯定,喜歡火鳳的大多也是三國迷,三國迷指的不是只愛打三國game、只愛看三國漫畫這麽簡單,而是指熟讀三國演義及三國歷史的人。既然大家都熟知三國歷史,什麼角色何時登場,什麼角色何時陣亡一早已經在心中,為何仍會追看火鳳?原因就在於火鳳的故事不是任何人也能編出來,只有陳某的思維能夠不斷地給讀者驚喜。

這20年來,火鳳出版了快將70本單行本,基本上每期故事都會有驚喜,驚喜在於故事出乎自己意料之外。而每十期單行本,總會有些場面叫人拍案叫絕,而這些「大驚喜」每十期左右總會出現一次。

統計了一下會發現,第10期賈詡的兩次公子獻頭之計算是一大驚喜,至今仍是經典場面之一。而20期第五奇周瑜終露面,又再次引來了一眾三國迷追看。第30期下邳之戰快要進入高潮,高順護主受重傷、戰神呂布的時代已成過去,張遼、高順的合併封面,至今仍有很多讀者後悔當年沒有買高順版本。

第40期官渡之戰前夕,袁方、郭嘉兩師兄弟對陣,袁方以風后八陣圖大敗郭嘉及曹軍眾大將,也是一絕。第50期,開始進入赤壁之戰,輪到周瑜正式踏上舞台,封面的周郎已經是一大驚喜,另外單行本開初就是桃園畫家大戰曹軍,血花飄飄,延續張飛在徐州大開殺戒的經典一幕,一眾三國迷期待陳某會如何演繹大家都耳熟能詳的赤壁之戰。第60期,劉備奪荊南四郡之戰,歷史上只輕輕一筆帶過,但陳某卻能將故事推到另一個高點,出版了十多年仍繼續有驚喜,水鏡第八奇出現在桂陽殺死趙雲最愛的妻子,再與趙雲用壯士決決一死戰,當時再次牽起大家熱烈談論八奇的真正身份。

來到快將出版的第70期,以一整本單行本來表現馬超之勇,單騎闖曹營,力敵眾武將,以壓倒性的戰神之姿震懾眾人。加上涼州聯軍在後,潼關之戰又是故事的另一高潮。其實大多數讀者要的,就是這些驚喜。不知道下一個十期,故事發展會去到哪裡?

如果想搶先買到火鳳燎原70期單行本及為20周年原稿畫廊而出版的精選漫畫原稿畫集,3月27日下午3時正,來荃灣廣場2樓的東立期間限定店就可以買到,開幕典禮更有陳某老師出現,超級期待。




2021年2月9日 星期二

自製火鳳牛年icon!

 農曆新年快到了,因為陳某老師今年要趕稿,沒空畫牛年生肖賀圖,因此我決定跟前年一樣,「自製」火鳳icon用作賀年圖之用,因為今年是牛年,火鳳故事與牛有關的角色只有董卓女婿牛輔及曹仁部下牛金,所以就決定用他們二人來跟大家拜年。


同時我已經將這2張賀年圖轉化為whatsapp貼圖,有興趣的朋友可加這個電話號碼95739053(只有whatsapp功能),說出暗號「牛轉乾坤」,見此四字小編就會送出whatsapp貼圖,歡迎幫忙擴散(這個不是小編的電話,只是公司與讀者whatsapp聯絡用電話,請不要問劇情或閒聊)。






2021年1月29日 星期五

月旦評第四篇:揚州牧劉繇。

 上次月旦評提到品評人物的許邵,而這次就要評與許邵關係密切的劉繇(繇字的讀音是「由

」),劉繇是漢室宗族,字正禮,東萊郡牟平人,曾任揚州刺史,後朝廷遣使任命加晉他為

州牧,官拜振武將軍。劉繇的祖先可追溯到劉邦的長子劉肥,劉肥生齊孝王劉將閭,劉將閭

生牟平共侯劉渫,劉繇就是劉渫這一支的後裔。劉繇的伯父劉寵(不是陳王劉寵)曾任宗正

、司空、司徒、太尉,父親劉輿(一名劉方)曾任山陽太守。十九歲時因為堂叔劉韙被盜匪

劫持為人質,劉繇將其救出而顯名,推舉劉繇為郎中。劉繇還有一個官拜兗州刺史的哥哥劉

岱(火鳳故事中也有登場)。不過劉岱在初平三年的時候,因青州的百萬黃巾黨入侵了兗州

,劉岱想要攻打黃巾黨,鮑信勸他最好固守。劉岱不聽鮑信的勸告,與黃巾黨交戰,結果兵

敗被殺。鮑信後來迎曹操為兗州牧。


劉繇後來遷任下邑長,因為拒絕權貴的請託而棄職逃離,又被州里徵辟,巡行至濟南,濟南

相是中常侍之子,劉繇發現他貪贓枉法,於是立即將其奏免,亦因此事獲得為官鐵面清廉而

深受好評。平原人陶丘洪向刺史舉薦劉繇為茂才,刺史說:「去年已經舉薦了公山(劉岱)

,怎麼現在又要舉薦正禮(劉繇)呢?」陶丘洪說道:「如果使君您舉薦公山在前,提拔正

禮於後,這正是所謂的在長途中駕馭二龍,使千里馬馳騁,這難道不可以嗎!」,爾後當時

鄉間亦流傳只要能得到劉岱與劉繇,就等同得到了龍與麒麟一樣。不久,劉繇被司空府徵辟

為掾屬,除任侍御史,劉繇都未到任,繼而在淮浦躲避戰亂。


興平元年,劉繇深得朝廷重視,於是任命他代替已身亡的陳溫接任揚州刺史。本來揚州刺史

的駐地在壽春,但當時政局混亂,淮南一帶已是袁術的勢力範圍,孫策的舅舅吳景和堂兄孫

賁將劉繇迎接到江南的曲阿,劉繇才得以在揚州立足。不過劉繇因畏懼袁術及孫氏勢力的擴

張,因此驅逐吳景和孫賁,這時,袁術表惠衢為揚州刺史,派吳景、孫賁合攻劉繇麾下的張

英,但一年多還未攻下來。而這時候,同為東萊郡同鄉的太史慈來到曲阿投靠他,部下向劉

繇提議可以太史慈為大將,劉繇卻說:「如果我重用太史慈,許劭不會取笑我嗎?」太史慈

雖不被重用,但仍一直留在劉繇陣中為其所用,直到後來劉繇病死才改為投靠孫策。


建安元年,劉繇命張英、樊能與東渡而來的孫策軍對抗,但是不敵孫策的大軍而敗。之後劉

繇親自領軍與孫策對抗,但也因中計而大敗。而這一段故事在《火鳳燎原》也有上演,更用

一整本單行本去鋪排孫策與太史慈不打不相識的橋段。與史書描述相當接近,下邳相笮融及

彭城相薛禮共推劉繇為盟主,一起對付孫策,結果仍是不敵如日中天的孫策,聯軍被孫策軍

一一打敗。


劉繇軍為孫策所敗後,欲逃到會稽,許劭分析說:「會稽富裕,必成孫策的目標,而且地處

海隅,沒有外援,不可前往。不如前往豫章,劉繇接受其建議,遂駐兵彭澤。適逢原任豫章

太守周術病歿,諸葛亮的叔父諸葛玄被袁術上表任命為豫章郡太守,但漢室朝廷卻任命朱儁

之子朱皓為太守,袁術、劉繇雙方為爭奪豫章太守多次衝突。劉繇出兵協助朱皓,將諸葛玄

趕回襄陽劉表身邊,又派笮融增援,許劭提醒說:笮融出兵是不顧名義之人,朱皓以誠待人

,恐有不測,應提醒朱皓小心提防。劉繇沒聽取其意見,笮融果然誘殺了朱皓取豫章。劉繇

之後討伐笮融,笮融敗走入山,為平民所殺。這證明了許邵當時一直也在劉繇陣中,直到許

邵於豫章去世為止,這也說明許邵與劉繇關係非常密切。


不久,劉繇也因病重而死於彭澤,享年四十二歲。孫策後來將劉繇安葬在其故鄉東萊郡牟平

,並且帶回其遺孤善待。劉繇留下三個兒子、一個女兒,長子劉基姿容美好,孫權愛敬之。

後來辟為東曹掾,先後拜輔義校尉、建忠中郎將。在孫權進位吳王時擔任大司農,之後轉任

郎中令。孫權稱帝後晉任光祿勳、平錄尚書事職務。次子劉鑠官至騎都尉,二子劉尚官至騎

都尉。女兒劉氏就成了孫權第四子孫霸的妻子。




2021年1月4日 星期一

月旦評第三篇:佐世之才劉曄。

 既然專欄的名字叫「月旦評」,就不得不介紹一下許邵這個人,許劭字子將,汝南平輿人,是一位鑒察人品行、才能的著名人物評論家。許劭還有一兄長叫許虔,二兄弟被合稱為平輿二龍,另外還有一位堂兄叫許靖,他們在年輕時每個月的初一都會舉辦「月旦評」的人物品評會,他們品評人物影響力之強,甚至是受其評論就能成名的地步。


許邵品評人物最著名的莫過於品評曹操。《三國志》注引孫盛《異同雜語》作「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後漢書》則作「君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當時曹操聽後,大笑而去。連揚州刺史劉繇也曾經因為怕被許邵取笑而沒有重用太史慈,更對部下說:「我若用子義,許子將必會笑我不識用人。」所以,在那個注重品評的時代,許劭的一句品評,可能會改變一個人的一生,至於第三篇月旦評的主角,就是被許劭評為:「佐世之才」的劉曄。


劉曄字子揚,淮南成德人,是漢光武帝兒子阜陵王劉延的後代,即與第一篇及第二篇的主角劉寵、劉表一樣,同是漢朝宗室,劉曄自小膽識過人而機巧,年少時已經顯得非常不平凡,而且是個非常「狠辣」的小孩。劉曄七歲的時候母親病逝,臨終前對他和比他大兩歲的哥哥劉渙說,父親劉普的僕人有誣害人的性格,害怕自己死後會出現亂局,希望他兩兄弟長大後能除去這個僕人。到了劉曄十三歲時,果然按母親的遺命斬殺了父親寵信的侍者,之後劉曄才坦然向父親請罪。劉普原先大怒,但知道劉曄的動機後亦對他十分欣賞,不作苛責。十三歲就懂得殺人,如果換作是現代,一定被當作是少年犯看待,但生於亂世的他不但得到父親的「欣賞」,更被許邵評為「佐世之才」,真的可謂時勢造英雄。


劉曄二十多歲時天下大亂,揚州有鄭寶、張多、許乾等人擁兵自重,其中以鄭寶最為驍勇果斷,才能和力氣都很突出。當時鄭寶想擄略百姓渡過長江到江南地區,看中了劉曄是當地的高族名人,想要強逼他倡導這個計謀。這時正好曹操派使者到揚州,劉曄想出一石二了之計除去鄭寶。他先去見曹操使者,論及當前時勢,並請使者在他那裡停留數日,再讓鄭寶知道消息,果然,鄭寶為了巴結曹操和逼迫劉曄,帶著數百人及牛和酒迎接使者到劉曄家。


劉曄在中門外設酒菜飯席給鄭寶部眾,自己則與鄭寶在內宴飲,並暗中叫部下弄醉鄭寶然後殺之,可惜鄭寶不好酒,部下都不敢下手。劉曄於是親手用佩刀斬殺鄭寶,並斬他的頭下來,向他的部眾恐嚇:「曹公有令,敢有動者,與寶同罪。」鄭寶部眾見此都很震驚和害怕,跑回營舍。當時營中尚有精兵數千,劉曄為防他們作亂,即騎鄭寶的馬匹到鄭寶的營門前,向一些首領陳說禍福利弊,最終眾人叩頭迎納劉曄。劉曄入營後安撫群眾,令眾人歸服,眾人推舉劉曄為新首領。但劉曄見漢室衰微,自己亦是皇室宗族,不想擁兵,於是將那些部曲都委託給廬江太守劉勳。


劉勳在江淮之間有很強的兵力,更受到孫策的忌憚,孫策曾派使節特以卑下的言辭和財寶要求劉勳代為攻打上繚城。劉勳相信孫策,更因收得財寶而十分高興,各人都祝賀,但劉曄則不感喜悅。更說:「上繚雖小,城堅池深,攻難守易不可旬日而舉,則兵疲於外,而國內虛。策乘虛而襲我,則後不能獨守。是將進屈於敵,退無所歸。若軍今出,禍今至矣。」但劉勳不聽,堅持出兵。後來孫策果然從後乘虛襲擊劉勳,劉勳失敗後投奔曹操,這時劉曄亦一同跟隨。同是皇叔,劉曄卻與劉備、劉璋不太一樣,大好機會反而不想擁兵涿鹿天下,而是將兵送給劉勳,其後又建議勳投靠曹操,從此他就成為了曹氏的謀臣。


與《火鳳燎原》的故事有一點出入,劉曄與孫家的關係不是很好,劉曄也從沒站在孫策的一方,反而是劉勳的重要謀士,可能陳某老師為了要顯露劉曄的膽識,故事中有一回說到劉曄去見于吉,說服他與曹操合作,于吉部下放出猛虎試探劉曄的誠意,在猛虎將要撲向劉曄之際,于吉部下才射殺猛虎,劉曄一直處變不驚,後來雙方達成共識,一起對策孫策。


劉曄加入曹營數年後,因多次為曹操獻策而被曹操辟為司空倉曹掾,建安二十年,曹操征伐據守漢中的張魯,任用劉曄為主簿。當時張魯弟弟張衛領兵堅守,曹操攻陽平山上各個屯寨,但山勢險峻,難以攻克,且士兵死傷甚多,糧食又缺乏,曹操於是打算撤軍,命令夏侯惇和許褚呼叫山上的軍隊撤退。此時有一些軍隊在夜時誤闖張衛(張魯之弟)別營,營中士兵大驚四散,當時在軍隊後方的劉曄見此認為可以取勝,勸夏侯惇等不要退軍。夏侯惇見後相信,於是回去告訴曹操,曹操於是進攻張衛,張衛不敵退走。


張魯不久投降,曹操得到漢中之地,劉曄算是奪了首功,之後劉曄即勸曹操趁機進攻劉備新佔的蜀地,認為攻佔漢中後令蜀人震驚,只要進攻他們就會望風歸附,否則讓諸葛亮、關羽、張飛等人穩定人心,據守險要,那日後就難以征服。但曹操不聽,七日之後有從蜀地投降的人說蜀地人心惶惶,劉備斬殺驚惶者亦不能安定人心。曹操於是再問劉曄現在可否進攻,劉曄卻說,蜀人人心已經稍微安定,不能進擊。曹操最終只好回師,及後任命劉曄為行軍長史,兼領軍隊。


漢中之戰後不久曹操就去世,黃初元年曹丕稱帝,劉曄升任侍中,賜爵關內侯。他對夷陵之戰局勢判斷也非常精確,當時曹丕問朝臣,到底劉備會否為被孫權害死的關羽報仇,大多數朝臣都是認為劉備力量薄弱,不會再發動戰爭。唯獨劉曄認為劉備一定會討伐孫權,因為劉備和關羽兄弟情重,一定會為關羽報仇。最終劉備果然於黃初二年進攻孫權,發動夷陵之戰。


夷陵之戰前夕,劉曄見孫權漸見不臣之心,建議曹丕乘虛領兵攻滅東吳,以絕後患,但曹丕不同意,等到孫權大勝劉備於夷陵,果然與曹魏的關係大不如前,這時曹丕才打算討伐,劉曄認為孫權剛剛大勝蜀漢,上下一心,而且有長江天險,不能倉卒進攻,但曹丕又是不聽,再次忽略他的建言。黃初五年曹丕親自領軍到廣陵泗口,命令荊州和揚州的軍隊並進,進攻孫權。當時很多人都以為孫權會親率軍隊抵抗,但劉曄認為孫權知道曹丕只率大軍到江北壓境,過河戰鬥者必定是其他將領,因而必定會靜待進攻,不會親率迎擊。最終孫權果然沒有來,曹丕唯有撤退。


太和元年,魏明帝曹叡繼位,進封劉曄為東亭侯,食邑三百戶。次年,遼東公孫淵脅逼叔父公孫恭讓位,自立為遼東太守。劉曄認為公孫氏佔領遼東很久,恃著海和山的阻隔,將來可能會好像胡族一樣難以制約,甚至發動叛亂。建議曹叡應趁公孫淵初登位,出其不意出兵討伐,但曹叡沒有接納他意見,劉曄的建言再一次被主公忽略,後來公孫淵與於景初元年果然叛魏,最終要司馬懿出兵才將遼東平定。


劉曄的建言總是被主公忽略,劉勳如是、曹操如是、曹丕如是,就連曹操的孫曹叡也是如此,。如果曹操能聽他的建言,拿下漢中後乘勝追擊劉備,往後劉備根本不會立足蜀地如此多年,成為曹氏奪天下的一大障礙。如果曹丕能聽他的建言,孫權不會一直長據江東直到稱帝。如果曹叡能聽他的建言,遼東應該一早收復了。劉曄的建言的確是比較大膽,不過每次都能料斷局勢,如果曹操能信任劉曄,與郭嘉在他心中的份量一樣看齊,可能在三國未成鼎足之前,曹操已經一統天下,亂世早已平定,不過這也劉曄的命數,這也可能叫做歷史的必然。


後來這位有佐世之才稱號的三朝元老,因每事揣摩上意,過於奉迎而被楊暨揭發,曹叡知道後刻意試一試他,果然曹叡說的每一樣事情劉曄都表示同意,此事之後曹叡開始將其冷落。後來劉曄知道曹叡疏遠他是這個原因,因而失心發狂,相信與于禁羞憤病逝時的心情差不多。他在太和六年因病改任太中大夫,不久出任大鴻臚。兩年後再任太中大夫,及後病逝,諡景侯。劉曄一生為曹氏出謀獻策無數,年輕時計謀被多次忽略,年老時為了明哲保身而開始奉迎主上,卻換來這個結局,真的是十分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