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9日 星期五

三國成語漫畫廊第十八篇:觸樹成岐。

大家都知道曹操一向提倡節儉,他曾仿照古皮弁冠,發明了一種帛制的帽,叫「帢」,又叫白帢,即白色的便帽。《曹瞞傳》有以下記載:「太祖爲人佻易無威重,好音樂,倡優在側,恆以日達夕。被服輕綃,身自佩小鞶囊,以盛手巾細物,時或冠帢帽以見賔客。」換言之曹操平常都會戴帢。

而「觸樹成岐」這一成語的典故卻與曹操無關,而是形容荀令君荀彧的。荀彧是當時大眾公認的美男子,不但如此,他更是出名香氣逼人。《太平御覽》引晉習鑿齒《襄陽記》寫道:「荀令君至人家,坐處三日香。」傳說他以異香熏衣,去了人家之後,他坐的地方餘香竟三日不散。後來以「荀令香」指奇香異芳。

平常荀彧應該也習慣以帢為服飾,有一天他走在路上,頭戴的帢剛好碰到樹枝形成了「岐」(出現了分叉),最初帢是沒有岐的,不過因為當時有太多人仰慕荀彧的關係,開始仿傚他,紛紛將自己的帢弄到有岐,認為這樣更為美觀,因此後來的帢上便有了岐。一個人的帽子因為意外弄歪了,最後居然成了潮流的指標,跟現時有人跟隨明星的穿衣品味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2021年10月28日 星期四

三國成語漫畫廊第十七篇:兵貴神速。

 三國成語漫畫廊這個專欄原來接近兩年沒有更新了,趁著郭嘉當封面的熱藏版快將出版,不如就說說一個關於郭嘉的成語「兵貴神速」吧!

「兵貴神速」這則成語的意思是用兵以行動迅速為可貴,出其不意,攻其無備,就會取得勝利。最早出於《孫子·九地篇》:「先奪其所愛,則聽矣;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至於為何說與郭嘉有關,因為《三國志》記載曹操打敗了佔據冀、青、幽、並四州的袁紹,殺了袁紹長子袁譚,袁紹的另外兩個兒子袁尚、袁熙就逃走,投奔遼河流域的烏丸族首領蹋頓單于。蹋頓乘機侵擾漢朝邊境,破壞邊境地區人民的正常生產和生活。

曹操正想要去征討袁尚及蹋頓,但有些官員擔心遠征之後,荊州的劉表乘機派劉備來襲擊曹操的後方。郭嘉分析了當時的形勢,對曹操說:「你現在威鎮天下,但烏丸仗著地處在邊遠地區,必然不會防備。進行突然襲擊,一定能消滅他們。如果延誤時機,讓袁尚、袁熙喘過氣來,重新收集殘部,烏丸各族響應,蹋頓有了野心,只怕冀州、青州又要不屬於我們了。劉表是個空談家,知道自己才能不及劉備,不會重用劉備,劉備不受重用,也不肯多為劉表出力。所以你只管放心遠征烏丸,不會有後顧之憂的。」

曹操於是率領軍隊出征。到達易縣後,郭嘉又對曹操說:「用兵貴在神速。現在到千里之外的地方作戰,軍用物資多,行軍速度就慢,如果烏丸人知道我軍的情況,就會有所準備。不如留下軍械物資,部隊輕裝,以加倍的速度前進,乘敵人沒有防備發起進攻,那就能大獲全勝。」曹操依郭嘉的計策辦,部隊快速行軍,直達蹋頓單于駐地。烏丸人驚慌失措地應戰,一敗塗地。最後蹋頓被殺,袁尚、袁熙逃往遼東後也被太守公孫康所殺。

以上這一情節,也是最新出版熱藏版的內容,郭嘉帶兵北上追擊袁尚、袁熙兩兄弟,這一戰不但殺死了蹋頓單于,更逼得袁尚兄弟投靠遼東公孫康。可惜也因為這一戰,令郭嘉身體不能負荷,最終病逝。





2021年10月18日 星期一

兩個女嘅英文字頭。

好似一直都冇解釋過點解兩個女嘅英文名要係F同J字頭,其實係有原因,唔係亂咁改架。趁今日我同老婆結婚10周年大日子,一於供諸同好。

話說當年擺酒我設計咗張以keyboard為藍本嘅請帖,因為咁岩我英文名係Henry,老婆英文名係Gigi,keyboard正中就係G同H呢兩個字母,所以就連擺酒時嘅枱號都由A到T代表(如果冇記錯好似係20圍),而H同G就係主家席。
到4年前大女出世後本想將佢英文名改做Bella,B字響H同G下面,不過咁岩又同林穎彤英文名一樣,雖然我都好鍾意林穎彤,但中英都同一個藝人一樣好似唔係咁好,於是就用咗F字頭,F就響G字旁邊,就好似媽媽拖住佢咁嘅意思,本來大女係叫fiona,後來佢自己唔鍾意,改咗做feanna。之後細女出世,順理成章就搵咗H字旁嘅J字做英文名,而我地響佢未出世時就決定咗用Jessica,咁keyboard中間嘅4個英文字母就正正代表我地一家四口手拖住手,就係咁。







2021年10月11日 星期一

當年今日大事回顧第四篇:司馬懿。

 1770年前的今天(農曆9月7日),是晉宣帝司馬懿病逝的日子,享年72歲,屬於少數較長壽的三國名人,司馬懿是三國的勝利者,他能忍的性格和智謀固然令他能夠贏到最後,不過他的長壽也是能戰勝敵人不可或缺的因素,也可能因為他長壽,陳某老師才選擇以他為《火鳳燎原》的主角,所以陳某老師是很有遠見的。

司馬懿字仲達,公元251年9月7日病逝,河內郡溫縣人,魏國權臣、政治家、軍事家,亦是西晉的奠基者。歷經曹操、曹丕、曹叡、曹芳四代君主,晚年發動高平陵之變,奪取曹魏的政權。是曹魏後期兩位權臣司馬師和司馬昭的父親。更是西晉開國皇帝晉武帝司馬炎的祖父。251年,魏朝諡舞陽宣文侯;次子司馬昭稱晉王後,追尊諡為晉宣王;孫司馬炎稱帝後,追尊為高祖宣皇帝,故也稱晉高祖、晉宣帝。

司馬懿家族數代為官,高祖父司馬鈞為漢安帝時的征西將軍,曾祖父司馬量為豫章太守,祖父司馬儁為潁川太守,父親司馬防為京兆尹(曹操二十歲時,是司馬防特招曹操入京都為洛陽為郎,又是司馬防用特權就任命曹操洛陽北部尉。)。司馬防有八子,因字中都有一個「達」字,當時號稱司馬八達。司馬懿是司馬防的次子,出生於漢靈帝光和二年。司馬懿少年時期就胸懷謀略,當時正是東漢末年亂世,司馬懿「常慨然有憂天下心」。素以知人善任著稱的南陽太守楊俊曾見過少年司馬懿,他說司馬懿絕非尋常之子。尚書崔琰與司馬懿的兄長司馬朗交好,曾對司馬朗說:「你弟弟聰明懂事,做事果斷,英姿不凡,不是你所能比得上的。」

201年郡中推舉他為計掾,當時曹操正任司空,聽到他的名聲後,派人召他到府中任職。司馬懿見漢朝國運已微,不想在曹操手下,便藉口自己有風痹病,身體不能起居。曹操不信,派人夜間去刺探消息,司馬懿躺在那裡,

一動不動,像真染上風痹一般。208年曹操為丞相以後,使用強制手段辟司馬懿為文學掾。曹操對使者說,「若複盤桓,便收之」。司馬懿畏懼,只得就職。曹操讓他與公子往來游處,歷任黃門侍郎、議郎、丞相東曹屬、丞相主簿等職。《魏略》記載召辟過程有所不同。說是司馬懿好學,曹洪自以為才疏,想讓司馬懿去幫助他,司馬懿恥於和曹洪來往,藉口病到拄拐杖的地步無法去見曹洪。曹洪記恨司馬懿,去跟曹操打小報告,曹操徵召司馬懿,司馬懿立刻扔了拐杖去見曹操為其效命。

不論哪一個版本也證明一點,就是司馬懿在208年才真正登上歷史的舞台,亦即曹操赤壁敗陣那一年。所以小編認為,陳某老師在「周瑜亡命篇」之後畫了兩期「浴火鳳凰篇」是很有意思的,內文也借賈逵之口說公子此時「出山」。其實「浴火鳳凰篇」算是小編近來很喜歡的篇章,因為所有登場人物都與將來荊州爭奪戰有所關聯,而在故事中被動的司馬懿,將來應該會是牽引荊州爭奪戰的中心人物,由最初的被動忍耐到最後主動反擊,司馬懿就是這方面的大行家,有空小編會專為這個篇章寫一篇文章。

《晉書》記載曹操逐漸察覺司馬懿「有雄豪志」,又發現他有「狼顧之相」,心裡很忌諱。因此對曹丕說,司馬懿不是甘為臣下的人,必會干預我們的家族之事。但因曹丕和司馬懿關係很好,最終司馬懿更憑住自己的能力,令曹丕重用,曹丕登基後讓司馬懿成為他的重臣,不但如此,就連曹丕的兒子曹睿也十分信賴司馬懿。

其實除了狼顧之相之外,司馬懿還有一個稱號,叫「冢虎」,冢虎的意思是盤伏在石冢中的猛虎,用以比喻待時而起的絕世之才,冢在此意為墳墓,也有山頂的意思,所以也被稱為山巔猛虎。魏有代表冢虎的司馬懿,蜀有代表臥龍的諸葛亮、代表鳳雛的龐統及代表麒麟的姜維,合稱「臥龍鳳雛幼麒冢虎」。這一別號符合司馬懿隱忍持重,令人可敬又可怖的性格形象,不過在《火鳳》故事中,暫時只聽過陳某老師以狼去形容他,未見冢虎,相信內地電視劇「軍師聯盟」下集以「虎嘯龍吟為題」也是這個原因。

司馬懿先後擔任黃門侍郎、議郎、丞相東曹屬和丞相主簿,並跟隨曹操征討張魯。司馬懿見劉備剛剛奪取益州,腳跟未穩,勸曹操接著攻打劉備,曹操不聽。曹操班師後司馬懿跟隨曹操參加第三次濡須口之戰。215年曹操平定張魯勢力後,司馬懿和劉曄進諫認為最適當時機進軍漢中,但卻遭曹操反駁:「剛平定隴右便指望馬上伐蜀,是過於進取也。」及後大軍退還。此次曹操沒有聽二人的建言,錯失了大好機會,曹操要在兩年後才能發動漢中之戰,此時劉備軍心已得初定,最終漢中成為劉備的囊中物。

219年司馬懿任丞相軍司馬,指出荊州刺史胡修粗暴、南鄉太守傅方驕奢,都不應派任駐守邊防,曹操未予重視;七月,關羽攻荊襄,圍魏將曹仁,水淹于禁七軍;胡、傅二人果然乘機降劉。因漢獻帝在許都,距樊城很近,曹操感到威脅,為避關羽鋒芒,一度準備遷都河北。蔣濟、司馬懿等人當時勸阻:「于禁是被洪水所淹,不是戰敗失守,所以國家大計並沒受損,現在遷都既示弱於敵,又使人心不安;劉備、孫權外親內疏,現在關羽得意,孫權必定更不高興,把這事告之孫權,坐山觀虎鬥,則樊城之圍自解」。曹操聽從他的計策,孫權果然派呂蒙襲取江陵,用假冒商船之計連破關羽設下的烽火臺,攻佔眾多城池,關羽只好回援,魏軍趁勢追殺,關羽損失大量兵馬,最終於麥城附近中東吳埋伏而敗亡。曹孫聯盟勝利,樊城之危解除。

徐晃擊退關羽後,曹操嫌惡荊州及附近百姓,想把他們都遷走。司馬懿認為:「荊楚輕脫,易動難安。關羽新破,諸為惡者藏竄觀望。今徙其善者,既傷其意,將令去者不敢複還。」曹操從之,沒有移民,藏竄逃亡者果然都複出歸化。

曹丕繼魏王位後,封河津亭侯,轉丞相長史。當時孫權率兵向西,朝議以樊城、襄陽無穀,不可以禦,請召當時鎮襄陽的曹仁回宛。司馬懿說:「孫權新破關羽,這是想和魏結交的時候,必不敢為患。襄陽是水陸之沖,禦寇要害,不可棄。」不被聽從。於是曹仁焚棄樊城、襄陽,孫權果然沒有來犯,曹丕悔之。曹魏代漢後,以司馬懿為尚書。不久,轉督軍、御史中丞,封安國鄉侯。221年遷侍中、尚書右僕射。

226年曹丕逝世。孫權得知後,於八月出兵攻魏,命吳左將軍諸葛瑾部兵分兩路進攻襄陽,親自率軍進攻江夏郡。孫權一路為魏軍所敗,撤兵而走。司馬懿擊敗諸葛瑾,並斬殺吳將張霸,斬首千餘級。十二月,升任驃騎將軍。227年司馬懿率宛城之兵迅速平定孟達叛魏,再次展現出軍事才略。孟達原為蜀漢降將,曹丕命他守新城。曹丕死後,孟達欲叛魏歸蜀。司馬懿偵知消息後,一方面寫信麻痹孟達,一方面遣軍進討,八日內行軍一千二百里。孟達給諸葛亮信中認為司馬氏率軍來討,至少需要一個月時間,所以當司馬懿提前二十餘日趕來時,完全打亂了他的叛亂計劃。司馬懿前後總共只用了十六日,即破上庸,斬殺孟達。

230年曹魏派司馬懿由西城,張郃由子午道,曹真由斜谷,三路進攻漢中,諸葛亮率軍西征,命李嚴率軍兩萬赴漢中,合攻漢中,但因天雨而罷兵。231年春,諸葛亮第四次北伐,魏明帝讓司馬懿駐紮長安。諸葛亮先是圍祁山,又招鮮卑軻比能響應。司馬懿命令費曜、戴淩等留四千兵守上邽,其餘兵力皆往祁山救援,司馬懿親率大軍前往隃麋。就在司馬懿以為諸葛亮主攻祁山時,不料諸葛亮卻反其道而行,得知司馬懿大軍要來,分兵留攻祁山,自己卻率主力奇襲上邽,迎擊司馬懿。郭淮、費曜等出擊諸葛亮,卻被諸葛亮大敗。司馬懿與諸葛亮遇於上邽之東,諸葛亮不斷後撤將司馬懿引誘至鹵城祁山。司馬懿旣至,登山掘營,不肯戰。軍將領數次請戰,司馬懿都不准,被譏笑:「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在眾將的一再要求下,五月十八日,司馬懿命襲擊蜀將王平所部,卻反遭諸葛亮逆襲,魏軍為魏延、高翔、吳班等人所破,退保營寨。六月,諸葛亮向漢中撤退,司馬懿命張郃率軍追擊,張郃中箭身亡。

有很多歷史學家也認為這一戰司馬懿有心派張郃出陣追擊諸葛亮是為了除掉張郃,但以張郃臨場巧變、久歷沙場的經驗來看,沒可能不察覺諸葛亮的伏兵,內裡一定大有文章,很想知道《火鳳》故事要如何演繹這一段。

234年諸葛亮占據渭河南武功五丈原,想北渡渭河,被大將郭淮阻攔而失敗。諸葛亮只能在渭河南與魏國大都督司馬懿對峙。由於戰術上的敗勢,司馬懿據險堅守,對峙百餘日後,蜀軍糧盡而自退。諸葛亮曾多次向司馬懿挑戰,期間還一次贈送司馬懿女裝做出挑釁,司馬懿因此生氣,寫奏章向魏明帝請戰,明帝下令不許出戰,並派衛尉辛毗持符節制止魏軍。姜維對諸葛亮說:「辛佐治仗節而到,賊不復出矣。」諸葛亮說:「彼本無戰情,所以固請戰者,以示武於其眾耳。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豈千里而請戰邪!」諸葛亮再派人至司馬懿軍中,司馬懿只向漢使詢問諸葛亮寢食和管理政事的繁雜,不過問軍旅之事。諸葛亮使者對司馬懿說:「諸葛公夙興夜寐,罰二十以上,皆親攬焉;所啖食不至三升。」司馬懿說:「亮將死矣。」其後,兩軍對峙一百多天。諸葛亮的北伐都以失敗告終。八月,諸葛亮終於病倒。劉禪派尚書僕射李福到前線去探望,回到成都時,諸葛亮在五丈原前線病逝,享年五十四歲。

當楊儀等人整軍而還時,司馬懿得知蜀漢撤退,親自率兵來追;姜維見司馬懿追來,反旗鳴鼓,司馬懿不知諸葛亮已死,下令停止追擊,全軍返回。於是楊儀結陣而去,從容退進斜谷,百姓流傳一諺語:「死諸葛驚走生仲達。」司馬懿聽到後,說:「吾能料生,不便料死也。」司馬懿到諸葛亮駐軍營壘處所察看,感嘆說:「真是天下的奇才啊!」。追到赤岸,沒有追上蜀軍而退軍。此後,司馬懿成為曹魏政權的中流砥柱,地位日益提高。次年升遷為太尉。

237年原魏遼東太守公孫淵自立為燕王,置列百官,對抗朝廷。238年正月,魏明帝曹叡遣司馬懿率軍四萬,前往征討,途中司馬懿路過故鄉溫縣,會見父老鄉親,感慨萬千,做詩一首:「天地開闢,日月重光。遭遇際會,畢力遐方。將掃群穢,還過故鄉。肅清萬里,總齊八荒。告成歸老,待罪舞陽。」六月進至遼水。公孫淵急令大將軍卑衍、楊祚等人率步騎數萬,依遼水圍塹正十餘裡,堅壁高壘,阻擊魏軍。司馬懿採用聲東擊西之計,佯攻圍塹,而以主力隱蔽渡過遼水,直取公孫淵根據地襄平,迫使敵軍放棄圍塹回軍救援襄平。司馬懿督軍回首山,迎戰敵援軍,三戰皆捷,遂乘勝進圍襄平。

當初公孫淵聞魏軍來攻,曾求救於孫權,孫權也出兵為其聲援,並寫信給公孫淵說:「司馬懿善用兵所向無前,深為弟憂也。」適逢連降大雨,遼水暴漲,平地數尺,魏軍恐懼,諸將思欲遷營。司馬懿下令有敢言遷營者斬,都督令史張靜違令被斬首,軍心始安。公孫淵軍乘雨出城,魏將領請求出擊,司馬懿不予採納。一月有餘,雨停,水漸退去。魏軍完成對襄平的包圍,起土山、挖地道、造樓車、鉤梯等攻城器具,晝夜強攻。守軍糧食將盡,軍心動搖,楊祚等先降。八月,襄平城破,公孫淵率數百騎兵突圍,被殺於梁水。司馬懿把襄平城內平民男子年十五以上七千餘人及公孫淵政權官員將軍等二千餘人全部殺死,並將屍體堆積起來,號稱「京觀」,遼東四郡為魏所據。

241年四月,東吳派遣衛將軍全琮攻淮南,遏東興堤水攻魏軍,火燒安城邸閣,收歸當地平民。威北將軍諸葛恪攻六安,全琮大戰王凌於芍陂,魏將秦晃的手下戰死有十餘人。車騎將軍朱然、孫倫等五萬人圍攻樊城,大將軍諸葛瑾攻取柤中。 全琮與王凌爭芍陂水塘,力戰連日,全琮不敵被王凌所擊退, 全琮被破走而樊城圍急,司馬懿說:「柤中民夷十萬,隔在水南,流離無主,樊城被攻,歷月不解,此危事也,請自討之。」 議論者勸誡說:「吳軍遠圍樊城不可拔,挫於堅城之下,有自破之勢,宜長策以御之。」司馬懿反駁說:「軍誌有之:將能而御之,此為縻軍;不能而任之,此為覆軍。今疆埸騷動,民心疑惑,是社稷之大憂也。」六月,督諸軍南征,車駕送津陽城門外。司馬懿以南方暑溼,不宜持久,使輕騎挑之,然不敢動。於是乃令諸軍休息洗沐,簡精銳,募先登,申號令,示必攻之勢。然等聞之,乃夜遁。追至三州口,大殺獲,斬獲萬餘人。 六月辛丑,司馬懿救樊城後退兵。

242年春,魏帝追封司馬懿父親司馬防舞陽成侯。三月,司馬懿上奏修廣漕渠,引河入汴,疏通東南各個大湖,於淮北大規模屯田。吳國派諸葛恪屯駐皖城,邊人深以為苦。司馬懿要率兵攻之,朝臣認為諸葛恪佔據堅城,廣有糧穀,孤軍遠攻,救兵必至。司馬懿反駁認為吳軍所擅長的是水戰,而不是陸戰。湖水冬淺,船不能行,救兵必棄船就陸相救,於陸戰破敵就很容易了。243年九月秋,司馬懿率軍出征諸葛恪,車駕送出津陽門。軍隊到達舒城,諸葛恪果然焚燒積聚,棄城而走。司馬懿認為抵抗吳軍之要,在於積穀,於是派遣鄧艾到陳、項以東,至壽春地大興屯守,廣開淮陽、百尺二渠,又修諸陂於潁之南北,萬餘頃。自是淮北倉庾相望,壽春至於京師,農官屯兵連屬焉。

244年尚書鄧颺、李勝等欲令曹爽建立功名,力勸出兵攻伐蜀漢,司馬懿勸阻但曹爽不聽從 ,同年曹爽從長安率六七萬大軍從駱谷南下,但軍隊物資輸送出現困難,導致牛馬騾驢多死,入谷行幾百里,遇到蜀軍以山險固守,使魏軍無法前進。參軍楊偉向曹爽力陳形勢勸宜急退,另一方面,司馬懿對夏侯玄分析:「昔日魏武帝攻漢中幾乎招致大敗,你應該也很清楚。如今興平路勢至為險要而蜀軍早已先行據險固守;若魏軍進兵而遲遲無法與對方交戰,到時候想退又見邊塞遙遠而物資耗盡,軍隊必定覆滅,你將如何能夠承擔其責任!」夏侯玄聽後感到恐懼亦勸曹爽宜立刻退兵,曹爽不悅而退,不幸又遭到費禕進兵據三嶺攔截,經苦戰後才僅僅逃離,但士兵傷亡慘重。

245年八月,曹爽廢置中壘、中堅營,把兩營兵眾統交他的弟弟曹羲率領,司馬懿援引先帝舊例制止,曹爽不聽。246年正月,吳軍入侵柤中,有萬餘家百姓為避吳軍,北渡沔水,司馬懿認為沔南離敵太近,倘若百姓奔還,還會引來吳軍,應該讓他們暫留北方。曹爽不同意,說:「現在不能在沔南修城守地,反而讓百姓留沔北,這不是長遠之計。」司馬懿則說:「放在安穩之處所則安穩,放在危險之處所則危險,人與物都是如此。所以兵書上說『成敗在於形,安危在於勢』。形勢是駕馭眾人的關鍵,不能不審慎對待。假設吳軍以二萬人防守沔水,三萬人與我沔南諸軍對抗,一萬人猛攻柤中,我們怎麼去援救呢?」曹爽不從,驅令還南。吳軍果然擊破柤中,所失百姓,數以萬計。

曹操封魏王後,以司馬懿為太子中庶子以輔佐曹丕。曹丕臨終時,令司馬懿與曹真等為輔政大臣,輔佐魏明帝曹叡。明帝時,司馬懿屢遷撫軍大將軍、大將軍、太尉等要職。明帝崩,託孤幼帝曹芳以司馬懿和曹爽。曹芳登基後,司馬懿和曹爽都錄尚書事。曹芳繼位後,曹爽最初因司馬懿德高望重,像對父親一樣對他,不敢自專。但不久曹爽聽親信丁謐之謀,排擠司馬懿,明升暗降,遷他為無實權的最高虛銜太傅,自己專擅朝政。

249年司馬懿趁曹爽陪曹芳離洛陽至高平陵掃墓,發動政變並控制京師,聲稱只要奪曹爽兄弟兵權,誘其放棄抵抗,隨後以查實謀反為由將曹爽及其親信黨羽族滅。自此曹魏軍權政權落入司馬氏手中,史稱高平陵之變,又稱正始之變。事後,司馬懿被冊命為丞相,進爵安平郡公,增食邑萬戶,群臣奏事不得稱名,但他上書十餘次辭讓,故其官爵仍為太傅、舞陽侯。朝廷加他九錫,仍然辭而不受。奪權之後司馬懿藉口生病連皇帝曹芳都不去朝見,遇到國事,皇帝曹芳反而要去司馬懿宅邸親自詢問司馬懿。

250年皇帝曹芳下詔在曹魏首都洛陽設立司馬懿的家廟。251年太尉王淩與外甥兗州刺史令狐愚密謀廢立,迎曹操子曹彪登帝位。陰謀洩漏,司馬懿夷王淩、令狐愚三族,並賜死五十七歲的曹彪,為史載壽春三叛之一。之後司馬懿把曹魏宗室遷至鄴監視,不准他們結交他人。

251年司馬懿病逝於洛陽,承其遺願,辭讓郡公和殊禮,不樹不墳,不設明器,葬於首陽山。諡文(舞陽文侯),後改宣文(舞陽宣文侯)。264年其子司馬昭獲封晉王,旋即追尊司馬懿為晉王,諡號宣王。265年,其孫司馬炎稱帝,建立西晉,追尊為皇帝,廟號高祖,諡號宣皇帝。




2021年10月4日 星期一

火鳳燎原專頁八周年投票結果公佈!

 火鳳燎原專頁已踏入八周年,專頁讚好人數暫有27570人,單行本已經出版了70期,多謝大家多年以來的支持,8月15日是火鳳FB專頁八周年,多謝早前大家踴躍填寫問卷,經過一個月的點票,現公佈統計結果,感謝早前幫忙做問卷的所有讀者。


01 讀者性別統計


上年的統計發現,《火鳳燎原》的讀者有91%是男性,9%是女性,而今年的女性讀者則由上年的9%下降至4.5%,這就證明了……今年肯做問卷的男性讀者增加了很多很多。今年收到的問卷回復的確比上年多了很多,所以點票工作變相困難了。




02 讀者年齡統計


今年最多年齡讀者仍然是31-40歲,佔53.6%,其次是21到30歲,佔24.6%,而41到50歲的讀者就是16.8%,最少的年齡層是15-20歲的讀者,就只有5%




03 最喜愛篇章


今年最多人投票的篇章仍然是「戰神末路篇」,有24%,其次依然是「官渡之戰篇」,有8.9%,第三位就是「濮陽練兵篇」,有7.8%,其他的篇章也很平均,每個篇章都有不少支持者。大家可看看自己選的排第幾位。




04 最喜愛男角


今年最喜愛男角色的冠軍的寶座又回到孫策手上,亞軍是趙雲,其實由四周年第一次舉辦選擇開始至今,冠、亞軍已經是由此二人包辦,今年又輪到孫策。五周年和八周年冠軍都是孫策,其他就是趙雲,比數是3比2,趙雲比孫策領先一點點。今年第三名是郭嘉,第四名是呂布,第五名是張飛,第六名是司馬懿,第七名是高順,第八名是周瑜,第九名是張遼,第十名是袁方和賈詡。


05 最喜愛女角

今年最喜愛女角色冠軍又是張春華,得票率是36.9%。至於亞軍就是樊夫人,有23.6%,孫淑排行第三,也有18.7%。據統計,四周至今,張春華已經奪得三次冠軍,分別是五周年、七周年及八周年;六周年冠軍是孫淑;四周年冠軍小孟。小東西出場率雖然很少,而且已經退場13年,但今年仍有9.8%的支持率,排行第四。至於每年都會在投票欄重複說「他」是屬於男角色的小孟,今年依然能夠入圍第五位,得票率是6.7%。可惜投票期間仍未連載到557回,所以第六位的甄宓得票只有1.3%,否則她的人氣應該會提升一點,相信……明年的選舉她的成績一定會更好,請拭目以待。



06最喜愛陣營


今年的最喜愛陣營統計跟上年賽果一樣,分別只在於首次出現雙亞軍的狀況,大家最喜愛的陣營依然是劉備,佔32%,孫家陣營則和呂布陣營併排第二,佔20.5%,排名第三位是曹操陣營,佔17.7%。第四位司馬家則在沒有選項的情況下仍有2.2%的讀者強行要選他,其實……司馬家早已歸入曹操陣營了。



07最喜愛組織


第二次統計最喜愛組織,結果顯示水鏡依然是最受歡迎的組織,有37.2%喜愛水鏡組織,看來地位很難動搖了。其次是殘兵組織,有27.7%支持率,第三位是高順的陷陣營,有26.1%,高順以陷陣營首領的個人魅力,居然差不多追到殘兵眾的地位,如果下次選舉再分開新殘兵這一項的話,不知結果會如何?第四位是劉備親兵白毦兵,陳到領軍的白毦兵打敗了上年的第四位虎豹騎,有2.8%得票率,更將虎豹騎轟到第六位。第五位就是最神秘的八怪組織,初上榜也有2.2%。



08最喜愛場面


每年的最喜愛場面、名言的點票都是最花時間的,今年的冠軍比較特別,由於「桃園畫家以血作畫」及「白門樓呂布之死」票數一樣,因此是雙冠軍,其實桃園畫家已經是連續三年奪冠了,而呂布之死就是上年的亞軍,今年狀態大勇,終於與桃園畫家齊名了。至於第二位是「孫策病逝」,這一幕非常觸動人心,由五周年開始不是第二位就是第三位。而今年的第四位也非常特別,首次出現四個場面相同票數的情況,分別是「小別勝新婚」、「凌操被殺」、「高順最後陷陣」及「五將取焦城」,當選的場面當中差不多全部都是十年或以上的劇情,「五將取焦城」算是最近很受歡迎的場面。希望明年的投票會出現更多近年的場面吧!



09最喜愛名言


最喜愛名言,眾望所歸依然是凌操的名言:「精彩不亮麗,起落是無常。」其實由《新少年》2007年開始舉辦二百回最愛之選、2010年三百回最愛之選、2013年四百回最愛之選,一直到facebook專頁四周年開始舉辦投票至今,這句名言都一直是榜首,真的是實至名歸。而第二位就是陷陣營高順的:「陷陣之志,永不言退!」,兩位壯烈犧牲的忠將,死前留下的名言都是那麼膾炙人口的。第三位是陣王賈詡的:「黑暗兵法,公子獻頭。」;第四位是孫策的:「將麻煩的事弄在一起,事情就變得簡單了。」;第五位是張遼的:「從來沒有人能越過我的劍圍!」;第六位是燎原火的:「殺一個高手,總比殺一百個嘍囉來得方便。」

這一年的選舉算是歷來最多人參與的一次,希望明年讀者可以更踴躍投票,九周年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