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四格刊登於2012《新少年》(19)。
2016年8月18日 星期四
火鳳四格特別篇十:你當我什麼?
這是第十篇鄧俊棠和我合作的火鳳四格,這篇的故事內容同樣是來自單行本第45期。眾所周知,袁紹有幾個笨蛋兒子,長子袁譚字顯思、次子袁熙字顯奕、三子袁尚字顯甫,還有一個是《三國演義》沒有記載的幼子袁買,字顯雍。而這篇四格就是假設袁譚殺逢紀的原因,袁譚以為袁尚軍師逢紀叫錯自己的字,因此就殺人滅口。逢紀在火鳳初登場時,覺得自己比水鏡老師更厲害,結果給水鏡八奇蓋過了風頭,現在又給一個笨蛋殺死,真的很慘啊……
重回正軌。
《火鳳燎原》於2001年3月31日開始於《新少年》週刊連載,至今已連載超過465回,超過15年以上,由於漫畫剛開始連載已經極受讀者歡迎,很多買不到或不想買《新少年》的讀者就選擇看網上盜版。
所謂的網上盜版其實有賴一些很喜歡跟人分享的讀者,他們每星期不但會第一時買《新少年》,看畢更會不惜犧牲自己手中的書,把連載漫畫一頁一頁的下來,再素描到電腦之中,同時把每一回都放上漫畫討論區供諸同好。
而沒有買書的人會當這些愛分享的人神一樣去拜謝,久而久之,當網上可以免費看到喜歡看的漫畫,讀者就會改變看漫畫的習慣。這樣,對連載雜誌的銷量會構成嚴重影響,其實不止香港,日本的漫畫雜誌同樣面對如此情況。
一直以來,編輯部不斷努力嘗試製作不同專欄或互動遊戲,甚至送小禮物去吸引讀者,可惜仍未能挽回肯買書的人。終於香港《新少年》被迫於2010年第1期開轉為雙週刊,連載的漫畫比台灣《新少年快報》少了一半,希望集中以受歡迎的連載吸引讀者,可惜經營了4年之後,仍未能突破困局。
到了2014年第7期,香港方面正式暫停製作《新少年》,改用台灣的素材製作,再回復為週刊,封面雖然仍是《新少年》,但內容跟台灣《新少年快報》其實沒有分別。維持了兩年之後……最終仍是要放棄出版了24年的實體書一途,改以網上觀看連載去繼續經營。
現在,家中沒位置擺放雜誌、沒錢買漫畫或沒時間去漫畫店買書這些已經再不是藉口了,且看讀者將來會否改變看盜版討論區的習慣吧。不知是巧合還是陳某刻意經營,第一回在官方網站可以看到的火鳳燎原連載,回目正好叫「重回正軌」,希望一切也可跟這回連載一樣,可以重回正軌吧!
最新詳情請留意東立官網。
http://ebook.tongli.com.tw
所謂的網上盜版其實有賴一些很喜歡跟人分享的讀者,他們每星期不但會第一時買《新少年》,看畢更會不惜犧牲自己手中的書,把連載漫畫一頁一頁的下來,再素描到電腦之中,同時把每一回都放上漫畫討論區供諸同好。
而沒有買書的人會當這些愛分享的人神一樣去拜謝,久而久之,當網上可以免費看到喜歡看的漫畫,讀者就會改變看漫畫的習慣。這樣,對連載雜誌的銷量會構成嚴重影響,其實不止香港,日本的漫畫雜誌同樣面對如此情況。
一直以來,編輯部不斷努力嘗試製作不同專欄或互動遊戲,甚至送小禮物去吸引讀者,可惜仍未能挽回肯買書的人。終於香港《新少年》被迫於2010年第1期開轉為雙週刊,連載的漫畫比台灣《新少年快報》少了一半,希望集中以受歡迎的連載吸引讀者,可惜經營了4年之後,仍未能突破困局。
到了2014年第7期,香港方面正式暫停製作《新少年》,改用台灣的素材製作,再回復為週刊,封面雖然仍是《新少年》,但內容跟台灣《新少年快報》其實沒有分別。維持了兩年之後……最終仍是要放棄出版了24年的實體書一途,改以網上觀看連載去繼續經營。
現在,家中沒位置擺放雜誌、沒錢買漫畫或沒時間去漫畫店買書這些已經再不是藉口了,且看讀者將來會否改變看盜版討論區的習慣吧。不知是巧合還是陳某刻意經營,第一回在官方網站可以看到的火鳳燎原連載,回目正好叫「重回正軌」,希望一切也可跟這回連載一樣,可以重回正軌吧!
最新詳情請留意東立官網。
http://ebook.tongli.com.tw
2016年8月15日 星期一
火鳳燎原fb專頁3周年。
3年前的8月15日,我決定為《火鳳燎原》開一個fb專頁,目的是聚集一群喜歡火鳳的朋友,加上自己手上有大量的火鳳資訊,就算每天出一次post,都仍能運作數年,而每當新的一本單行本推出後,又可以聚在一起討論火鳳劇情,簡直是一舉數得,於是立即付諸實行。
可惜成立了專頁一年多之後,一切都事與願違……因為專頁已經漸漸轉型,一些無心插柳的惡搞或抽水post,竟比火鳳資訊更為吸引讀者,有時這些post往往可以令瀏覽人數上千甚至過萬,亦有賴大家的讚好和轉貼,令這個專頁的人數在短短數年間增加至接近一萬八千人。
更幸運的是,此專頁有一群不下八奇的讀者群,有時無論多隱晦的貼圖,他們也能立即明白在下的心意,在此恭喜大家,你們已經成功踏進了八奇思考領域的……第一步(其實是我的思考領域太容易踏進了……)!
今天是fb專頁成立3周年的大日子,本來預備今天跟大家玩玩遊戲送送禮物,又或像上年一樣,統計一下全年最高點擊post是那個,可惜因為正好要搬公司,忙到不可開交,加上今天公司電腦不能上網,所以將原本的安排延後,希望大家見諒,再一次謝謝大家3年以來對本專頁的支持。

可惜成立了專頁一年多之後,一切都事與願違……因為專頁已經漸漸轉型,一些無心插柳的惡搞或抽水post,竟比火鳳資訊更為吸引讀者,有時這些post往往可以令瀏覽人數上千甚至過萬,亦有賴大家的讚好和轉貼,令這個專頁的人數在短短數年間增加至接近一萬八千人。
更幸運的是,此專頁有一群不下八奇的讀者群,有時無論多隱晦的貼圖,他們也能立即明白在下的心意,在此恭喜大家,你們已經成功踏進了八奇思考領域的……第一步(其實是我的思考領域太容易踏進了……)!
今天是fb專頁成立3周年的大日子,本來預備今天跟大家玩玩遊戲送送禮物,又或像上年一樣,統計一下全年最高點擊post是那個,可惜因為正好要搬公司,忙到不可開交,加上今天公司電腦不能上網,所以將原本的安排延後,希望大家見諒,再一次謝謝大家3年以來對本專頁的支持。

2016年8月8日 星期一
火鳳四格特別篇九:跨版機會。
這是第九篇鄧俊棠和我合作的火鳳四格,雖然上一篇是諾藍與我合作的最後一篇,不過其實【火鳳四格】仍然有很多存稿,大家可以放心。關於【火鳳四格】的誕生和連載過程,我在剛剛出版的熱藏版第十五期「俊言點滴」專欄內詳盡交代了,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買來看看。
這期的故事內容來自單行本第45期「賞花之人」,故事中龐德跟張飛對話,龐德說我家少爺同樣也是愛花之人,然後張飛問他愛什麼花?龐德說:「血花」,之後畫面換來一張馬超的跨版。不過我覺得……若果張飛沒有問他什麼花?轉身就走的話,應該會非常好笑。
這期的故事內容來自單行本第45期「賞花之人」,故事中龐德跟張飛對話,龐德說我家少爺同樣也是愛花之人,然後張飛問他愛什麼花?龐德說:「血花」,之後畫面換來一張馬超的跨版。不過我覺得……若果張飛沒有問他什麼花?轉身就走的話,應該會非常好笑。
本篇四格刊登於2012《新少年》(19)。
2016年8月6日 星期六
出版24年的漫畫雜誌《新少年》正式電子化!
昨天在台灣出版的《新少年快報》35期,應該是最後一本出版的實體書,《新少年快報》可以說是陪伴著大家一起成長的漫畫雜誌,在這23年多以來,連載過無數日本漫畫家的作品,當中也有台灣漫畫家和香港漫畫家的作品。但下星期開始,讀者要看這本雜誌上的連載,就只能在線上觀看了。
《新少年快報》於1992年9月17日創刊,為東立出版社的少年漫畫週刊,是台灣最早期的正式授權漫畫雜誌。其後,香港分公司在1993年3月27日推出獲日本授權的香港版《新少年快報》,這個名字用了21期,到了22期開始,香港版改名為《新少年》。
而本人就是在1999年加入《新少年》編輯部,當年仍然是依靠台灣《新少年快報》寄來的菲林製作,兩地的連載內容大至相同,而我和一班香港編輯部的同事,就是負責製作香港讀者喜歡看的專欄,記得當年同人誌和cosplay都仍然很少人認識,那時已經看到同事會去旺角麥花臣球場CW現場採訪cosplayer和同人漫畫家,對於推動同人文化,起到一定的作用。2001年《火鳳燎原》開始連載,我開始負責所有有關《火鳳》的專欄,後來內文漸漸由菲林製作變成以電腦檔案製作,而編輯部的文編、美編同事在這些年來也更換了不少。
到了2010年,香港的《新少年》改為雙週刊,而台灣《新少年快報》依然是以週刊形式出版,自此兩本雜誌的連載開始有很大分別,《新少年快報》的連載較豐富,而《新少年》的連載則只有較受歡迎的故事。《新少年》雙週刊最終只維持了4年,於2014年第7期為止,香港編輯部製作的《新少年》雙週刊正式畫上句號,往後在香港發售的《新少年》又再轉為週刊,而內容基本上跟台灣版的《新少年快報》沒有分別。
兩年後的今天,由於受網上盜版影響,加上讀者於網上閱讀習慣的改變,決定將出版23年多的漫畫雜誌實體書暫停,正式轉為電子化。換言之,陪伴大家快將24年的漫畫雜誌,將於8月10日第36期之後正式電子化。並預定於每週三、週五更新,人氣作品包括:火鳳燎原、魔導少年、七大罪、炎炎消防隊、惡魔遊戲、山田君與7人魔女、金田一少年之事件簿R、要聰神明的話、風夏、真實帳號等等……
最新詳情請留意東立官網。
http://ebook.tongli.com.tw
2009年寫了一篇詳盡的文章介紹《新少年》。
http://blog.xuite.net/chunstation1221/hkblog/159487808
《新少年快報》於1992年9月17日創刊,為東立出版社的少年漫畫週刊,是台灣最早期的正式授權漫畫雜誌。其後,香港分公司在1993年3月27日推出獲日本授權的香港版《新少年快報》,這個名字用了21期,到了22期開始,香港版改名為《新少年》。
而本人就是在1999年加入《新少年》編輯部,當年仍然是依靠台灣《新少年快報》寄來的菲林製作,兩地的連載內容大至相同,而我和一班香港編輯部的同事,就是負責製作香港讀者喜歡看的專欄,記得當年同人誌和cosplay都仍然很少人認識,那時已經看到同事會去旺角麥花臣球場CW現場採訪cosplayer和同人漫畫家,對於推動同人文化,起到一定的作用。2001年《火鳳燎原》開始連載,我開始負責所有有關《火鳳》的專欄,後來內文漸漸由菲林製作變成以電腦檔案製作,而編輯部的文編、美編同事在這些年來也更換了不少。
到了2010年,香港的《新少年》改為雙週刊,而台灣《新少年快報》依然是以週刊形式出版,自此兩本雜誌的連載開始有很大分別,《新少年快報》的連載較豐富,而《新少年》的連載則只有較受歡迎的故事。《新少年》雙週刊最終只維持了4年,於2014年第7期為止,香港編輯部製作的《新少年》雙週刊正式畫上句號,往後在香港發售的《新少年》又再轉為週刊,而內容基本上跟台灣版的《新少年快報》沒有分別。
兩年後的今天,由於受網上盜版影響,加上讀者於網上閱讀習慣的改變,決定將出版23年多的漫畫雜誌實體書暫停,正式轉為電子化。換言之,陪伴大家快將24年的漫畫雜誌,將於8月10日第36期之後正式電子化。並預定於每週三、週五更新,人氣作品包括:火鳳燎原、魔導少年、七大罪、炎炎消防隊、惡魔遊戲、山田君與7人魔女、金田一少年之事件簿R、要聰神明的話、風夏、真實帳號等等……
最新詳情請留意東立官網。
http://ebook.tongli.com.tw
2009年寫了一篇詳盡的文章介紹《新少年》。
http://blog.xuite.net/chunstation1221/hkblog/159487808
1993新少年(01)
2010新少年(01)
2014新少年(07)
2016新少年(35)
2016年8月4日 星期四
再見了,同學。
今早得知一位認識了23年的大一同學離世,心中很不是味兒,腦中不斷回憶她的片段,可是,手機中能找到她的照片卻只有兩張,一張是5年前她出席我婚禮,與其他大一同學的一張合照,另一張就是8年前我們最要好的5位大一同學相識15周年的聚餐合照,拍照時我們曾說過每5年要聚在一起拍照一次,結果……這張相,成為了唯一一張5人聚會的相片,今天看著這張照片,心裡非常難過。
讀大一的年代,算是我最開心的時刻,那段無憂無慮的日子現在回想也覺得快樂,也在那個時候認識了幾位與自己志趣相投的好朋友。她就是其中一位,她喜歡跟我們幾個男生一起玩,最喜歡就是去唱卡拉OK,當時的卡拉OK仍未有集團式經營,很多都是樓上小舖,即用人手換碟的年代。她最喜歡唱的就是王靖雯的歌曲,也是她令我初次接觸王靖雯的歌,沒錯,說的就是王菲仍然叫王靖雯時代的歌曲。以前我雖然很喜歡跟他們在一起玩,但卻不太喜歡唱K,因為他們都很會唱,一個喜歡唱王靖雯、一個常唱李克勤、一個是黎明粉絲……唯獨我最不會唱。
到後來我才知道,唱歌是表達感情的一種方式,其實只要放膽嚐試,自己也能唱得好。可惜,到大一畢業了之後我才開始愛上唱K,而當時的朋友圈子已經改變,約唱K已經再不是與大一的同學一起。不過有一點我可以肯定,就是大一的這幾位好朋友,令我由一個內向的人,變成一個外向敢言愛說笑的人。
而大一的5位最要好的同學當中,最開朗、最愛笑的就是她,還記得認識她的時候,她仍未用現在的英文名,某天她告訴我們她已經改名,之後就改了一個更適合她的名字。的確,現在的名字真的很適合你,不過在我們4人心中,你仍是那個愛傻笑的Michelle,再見了Michelle,我們4個會一直懷念你和你的笑聲。希望你的兩個女兒也能像你一樣,擁有開朗愛笑的性格。
讀大一的年代,算是我最開心的時刻,那段無憂無慮的日子現在回想也覺得快樂,也在那個時候認識了幾位與自己志趣相投的好朋友。她就是其中一位,她喜歡跟我們幾個男生一起玩,最喜歡就是去唱卡拉OK,當時的卡拉OK仍未有集團式經營,很多都是樓上小舖,即用人手換碟的年代。她最喜歡唱的就是王靖雯的歌曲,也是她令我初次接觸王靖雯的歌,沒錯,說的就是王菲仍然叫王靖雯時代的歌曲。以前我雖然很喜歡跟他們在一起玩,但卻不太喜歡唱K,因為他們都很會唱,一個喜歡唱王靖雯、一個常唱李克勤、一個是黎明粉絲……唯獨我最不會唱。
到後來我才知道,唱歌是表達感情的一種方式,其實只要放膽嚐試,自己也能唱得好。可惜,到大一畢業了之後我才開始愛上唱K,而當時的朋友圈子已經改變,約唱K已經再不是與大一的同學一起。不過有一點我可以肯定,就是大一的這幾位好朋友,令我由一個內向的人,變成一個外向敢言愛說笑的人。
而大一的5位最要好的同學當中,最開朗、最愛笑的就是她,還記得認識她的時候,她仍未用現在的英文名,某天她告訴我們她已經改名,之後就改了一個更適合她的名字。的確,現在的名字真的很適合你,不過在我們4人心中,你仍是那個愛傻笑的Michelle,再見了Michelle,我們4個會一直懷念你和你的笑聲。希望你的兩個女兒也能像你一樣,擁有開朗愛笑的性格。
2016年7月15日 星期五
我的七月心情。
每年六月到七月,都是公司最忙的時候,除了要預備兩個展覽會之外,還要製作多本新書和成立陳某誌,幸好展覽會會場的設計工作可以交給另一同事處理,否則……真的是三頭六臂都不可能完成。
首先上月完成了火鳳熱藏版15期,之後到武道狂之詩15期,再之後是就最新的連載,連載完成後立即把該回放到單行本內,再製作單行本58期。(紙袋、膠盒、簽名板、油畫這些小角色已經沒有計算在內。)本以為對付完上述的幾位「大將」之後可以休息一下……但其實,下星期還有兩個狠角色在後面等我,他們分別是「書展」和「漫畫節」,這一刻我的心情就好像硬闖曹營的呂布一樣,真的是身心疲累啊!
其實昨天能夠完成《火鳳燎原》單行本58期,全靠陳某與兩位助理傾盡全力,不然應該是趕不及出版。在沒有存稿的情況下,很難做到4月出完一本單行本7月立即又可再出版。現在只希望印刷廠能夠配合在書展時出版,不然他們的心血就白費了……
首先上月完成了火鳳熱藏版15期,之後到武道狂之詩15期,再之後是就最新的連載,連載完成後立即把該回放到單行本內,再製作單行本58期。(紙袋、膠盒、簽名板、油畫這些小角色已經沒有計算在內。)本以為對付完上述的幾位「大將」之後可以休息一下……但其實,下星期還有兩個狠角色在後面等我,他們分別是「書展」和「漫畫節」,這一刻我的心情就好像硬闖曹營的呂布一樣,真的是身心疲累啊!
其實昨天能夠完成《火鳳燎原》單行本58期,全靠陳某與兩位助理傾盡全力,不然應該是趕不及出版。在沒有存稿的情況下,很難做到4月出完一本單行本7月立即又可再出版。現在只希望印刷廠能夠配合在書展時出版,不然他們的心血就白費了……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