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9日 星期五

月旦評第六篇:陳留太守張邈。

 月旦評第二篇介紹的荊州牧劉表有「八俊」之稱號,除此之外,歷史上還有荀氏「八龍」、司馬達「八達」、呂布「八健將」等等,證明了古人多以八為單位去形容當世出眾之人,而這篇介紹的人物陳留太守張邈則是「八廚」之一,並不是指他們廚藝了得,廚者,言能以財救人也。換言之「八廚」皆是輕財赴義,喜歡振濟人士的人,因此名聲比較好!

張邈,字孟卓,東平壽張人,「少以俠聞,振窮救急」,被稱為「八廚」之一,八人相同點都屬於黨人,分別是:張邈、度尚、王考、胡母班、劉儒、秦周、王章、蕃向。都是仗義疏財,慷慨解囊之士。張邈舉孝廉出身,授騎都尉,出任陳留太守,其後一直周旋於一眾諸侯、軍閥身邊,投靠過曹操、討伐過董卓、擁護過呂布。與弟弟張超同屬是討董諸侯之一,張超為廣陵郡太守,徵用名士臧洪、袁綏等。

190年正月,張邈與弟弟張超會同其他諸侯參加討伐董卓同盟,張超推薦臧洪為諸侯同盟宣誓者。張邈與多位諸侯交情甚佳,與曹操、袁紹交情尤深,袁紹甚至稱張邈為兄。董卓之亂時,他在汴水為董卓擊敗後歸附了曹操。此前因為一些事情與袁紹有隙,袁紹多次叫曹操殺了張邈,但曹操都沒有聽從,反而跟張邈更為親近,親近程度猶如兄弟,出兵打仗前曹操曾囑託過家人,如自己有什麼不測,大可去投靠張邈。

可惜最終因曹操殺了名士邊讓而令張邈看清曹操,194年夏,曹操討陶謙,遠征徐州,張邈兩兄弟和陳宮共謀推戴呂布為兗州牧,攻打曹操的根據地兗州。195年春,曹操回軍,呂布漸漸處於劣勢。同年八月,張超在兄長命令下保家族守雍丘籠城,曹操猛攻雍丘。196年十二月,雍丘陷落,張超自殺(一說被曹操捕殺)。張邈、張超三族被滅。而張邈則在向袁術借兵的途中被部下殺害。



2022年8月19日 星期五

俊注典第二十六篇:火鳳燎原的章回結構。

 最近很多人在討論一個話題,到底火鳳是否快要完結?陳某老師在最新一期單行本提到的最後一部到底是何解?既然眾說紛紜,倒不如在此統一說明一下。火鳳畢竟已經出版了二十一年,首先要為讀者介紹一下章回的結構。


1.「回」就是每次連載的內容,大概二十多頁至三十多頁左右,由第1回開始連載,至今已經連載了573回之多。


2.「期」就是將七或八回連載集結成一期書的內容,由二十一年前開始出版第1期,至今已經出版了73期。


3.「篇」會隨著故事的內容而有不同長短,連載或單行本推出時沒有明顯的分篇,反而在結集成熱藏版時,加多了每一篇的題目。第一篇「火燒洛陽篇」有41回,內容由第1期到第5期。最長的是第十八篇「赤壁之戰篇」,合共有72回,9期單行本的份量。熱藏版剛推出24期赤壁篇,亦即第十八篇的開始。


4.「部」就是最大的分類,至今只有三部。第一部共有263回、32期單行本,結集了13篇的內容;第二部共有301回,40期單行本、結集了9篇的內容,剛出版的73期單行本就是第三部的開端,也就是陳某老師所指的最後一部。


5.另外要再特別介紹一下何謂「短篇」,又可稱為「外傳」,火鳳出版至今陳某老師只畫過三個短篇,第一篇外傳主角是殘兵之首劉大,第二篇外傳主角是殘兵之首燎原火,同時收錄於33期單行本內。第三篇外傳主角是馬超,收錄於最新出版的73期單行本內,換言之新一部的開始慣常都有「外傳」在前。


火鳳的故事由一開始已經以一個夢貫穿,因此夢中的情景不時會出現,細心的讀者可能早已猜到,第一部的結局就是呂布死後,司馬懿與燎原火在亂葬崗碰面,夢中燎原火出現的一刻就是結局。同樣,第二部的結局就是司馬懿與荀彧對話之後,夢中的司馬懿出現就是結局。


第三部是陳某老師最想畫的故事,而老師亦說過經過多年,他的編繪已進入非常理想的境界,而且持續進步中,而這一部,將會是一套怎樣的火鳳呢?




2022年8月15日 星期一

火鳳燎原專頁九周年大選舉!

火鳳燎原專頁已踏入九周年,專頁讚好人數暫有29581人,單行本已經出版了73期,多謝大家多年以來的支持,現希望大家一起填寫這份問卷,好讓小編可以統計一眾讀者的意見。到以下網站填寫問卷兼投選出閣下心中的最喜愛男角色、最喜愛女角色、最喜愛名場面、最喜愛名言、最喜愛篇章、最喜愛封面、最喜愛陣營、最喜愛組織幾個選項,希望能藉著統計結果之數據,製作一個大型的「火鳳燎原頒獎典禮」!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e_G-wDi-jxv0wSERP6iuNzeF05aW2dRc5EcSUtKA_RF8C88w/viewform



2022年6月20日 星期一

當年今日大事回顧第九篇:董卓。

 1830年前的今天(農曆5月22日),是東漢相國董卓被義子呂布殺死的日子,在陳某的筆下,董卓不再是那個身軀肥胖、好色、嗜殺的莽漢,而是一位有理想、有遠見的霸主,其個人魅力更吸引了一群忠心的部下追隨,可惜最終還是死於狼子野心的呂布戟下,到底歷史上的董卓又是一個怎麼的人?現在介紹一下。

董卓,字仲穎,涼州隴西臨洮人,東漢與羌的戰爭中崛起的將領。董卓長期參與漢羌戰爭,先後跟過張奐、段熲兩位漢軍高級將領。董卓生來具備過人的怪力,能在馬上左右開弓。年少時遊歷羌胡聚居地,與豪帥結交。後從事耕作,豪帥來訪時以謀生的耕牛宰殺大宴,彼此禮尚往來。隴西太守徵辟董卓為郡兵馬掾,巡視塞下。涼州刺史成就又徵辟董卓為從事,使領兵騎,討捕胡人。漢桓帝末年,董卓被徵召為漢禁軍羽林郎,後又為護匈奴中郎將張奐部下作軍司馬,討伐漢陽羌人,董卓作戰粗猛有謀,力建戰功。一共討殺一萬多名羌軍士兵,並親自斬殺羌軍軍長豪帥。因此羌人們都非常懼怕董卓,絲毫不敢犯。後來董卓升為郎中,獲得絲絹九千匹,並將賞賜盡分部下。後為廣武令、蜀郡北部都尉、西域戊己校尉,但是因為犯罪而被革職。并州刺史段熲薦董卓於公府,司徒袁隗闢為掾。先後升為并州刺史,河東太守。

185年漢靈帝封董卓為中郎將,命他討伐黃巾軍,卻失敗,然後被免職。後來韓遂、邊章部羌軍起兵涼州,董卓再度被授予中郎將軍階,隨破虜將軍張溫討伐羌軍。利用羌軍因為出現流星而萌生退意,主動出擊,斬殺數千人。一次董卓率領漢軍被數萬羌胡軍包圍,糧食斷絕,董卓假裝捕魚,截流他撤退必經之路的渡口成堰塞湖(做給羌軍看、假裝捕魚),堰塞湖中水滿數十里,董卓從堰塞湖下的堤壩下面偷渡漢軍成功,偷渡後董卓決堰。等到數萬羌胡軍發現董卓偷渡、追擊董卓部漢軍時,決堰造成的大水已經很深了,羌胡軍無法渡過河追擊董卓部漢軍。當時漢軍六個軍去隴西參加東漢與羌的戰爭,五個軍被羌軍擊敗,只有董卓部漢軍全數還營。董卓從東漢與羌的戰爭前線撤下後駐紮在陝西扶風(在張溫軍中唯一全師而還),封斄鄉(雍州武功)侯,邑千戶。188年,韓遂和邊章部羌軍再度來犯,封董卓為前將軍、斄鄉侯,與左將軍皇甫嵩大破韓遂等羌軍。189年徵用為少府,但董卓拒絕去京城任職,於是朝廷改其為并州牧。

189年,大將軍何進欲除宦官,為加強自己力量,何進下令調動董卓部進洛陽。時董卓屯河東郡,進軍至澠池時朝廷派遣種劭宣讀歸還敕令,董卓狐疑朝廷有變,但在種劭的堅持下退至夕陽亭。結果董卓部漢軍進洛陽前,何進已經被宦官殺死。公卿以下與董卓共迎漢帝於邙山阪下。初入洛陽時兵力只有3千人,為求營造大軍壓境的場面以震懾鄰近諸侯,每晚令士兵出城,翌日再大張旗鼓入城,令到洛陽全城有大軍源源不絕進軍之虛況。不久令其弟董旻聯合吳匡殺掉上司何苗,又招攬呂布殺掉丁原,很快就吞併附近兩大軍閥兵力。隨後董卓廢少帝,立劉協即位(是為漢獻帝),且不久就弒害少帝及何太后,專斷朝政。

董卓遷太尉,領前將軍事,更封郿侯。董卓既已掌權,亦思拉攏豪傑賢士,協助遭黨錮之禍事件受到委屈的三君陳蕃、竇武還有八俊李膺等人申冤與平反。不久進封為相國,董卓母為池陽君。後來命令荀爽和蔡邕等人赴任朝廷官職;而後袁紹與董卓發生爭執,隻身離開洛陽,董卓本想殺害袁紹,經過手下伍瓊和周毖等勸說,乃改以懷柔手段安撫之,命袁紹為渤海太守,同時也提拔另一批名士為官,如陳留太守張邈、冀州刺史韓馥和豫州刺史孔伷等人,後來這些人卻全部成為日後討伐董卓的主力。與此同時,董卓自己的親信僅為列校,並未被董卓提拔。

190年關東聯軍以討董為名起兵,但大多並未對董卓發兵;190年1月17日,董卓遷都長安,董卓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不得人心,便想以力服人。董卓派兵到陽城,正好面對關東諸侯軍的勢力,董卓大為震驚,董卓女婿牛輔以兵三萬征討伐河東白波軍大敗,擔心兩方連絡,便先在正月十二日癸丑(3月6日),派李儒鴆殺了廢帝弘農王劉辯。時值二月社,許多百姓出來參與祭祀活動,董卓軍隊將他們全部砍頭,並駕著百姓的牛車,裝載婦女財物,把人頭系在車轅上,號稱斬獲賊寇。曹操起兵追擊,在滎陽汴水遭受徐榮擊敗,董卓虐殺被俘虜的關東聯軍士兵,聯軍也發生內訌而解散。

董卓在朝野內外都廣佈親信,僭用近似天子的服飾及車駕,呼召三台,尚書以下官員自行繞過朝廷到董卓家中議事,官員與董卓言語間略有不合即被當場殺死,引起朝野不滿。司徒王允設反間計,挑撥董卓大將呂布殺死董卓。死後部下李傕和郭汜兩人為了把持朝政互相火拼,皇帝與朝廷流離失所,各地州牧、刺史、太守佔據屬地完全脫離中央控制,開啟東漢末年以至三國時代。




2022年6月7日 星期二

火鳳燎原熱藏版(24)即將出版!

 《火鳳燎原》熱藏版二十四期即將出版,封面人物就是徐庶(果然沒有人猜中),雖然他在火鳳故事中戲份不算多,但在劉備被追殺,以及曹軍南下時他都擔當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足見他在謀略及軍事上的才能也不可小覷,也因此令司馬懿有興趣招攬他作為部下。

這期開始將進入最長篇編章:「赤壁之戰篇」,也是七奇諸葛亮正式出山的一期,絕對值得期待。密切期待,六月中旬出版!


熱藏版之篇章


第一章:十三篇


第一篇:火燒洛陽篇

第二篇:虎牢攻防篇

第三篇:長安風雲篇

第四篇:徐州殺戮篇

第五篇:濮陽練兵篇

第六篇:小霸王奪皖篇

第七篇:駕臨許都篇

第八篇:孫策下江東篇

第九篇:徐州風雲篇

第十篇:宛城浴血篇

第十一篇:河內血淚篇

第十二篇:爭奪徐州篇

第十三篇:戰神末路篇


第二章:五篇


第十四篇:興兵江夏篇

第十五篇:孫策之野心篇

第十六篇:官渡之戰篇

第十七篇:郭嘉遺計篇

第十八篇:赤壁之戰篇




2022年5月26日 星期四

火鳳四格彩色特別篇:客套說話。

 火鳳四格除了諾藍、阿棉、鄧俊棠和客串過兩篇徵稿故事天龍洸之外,其實還有一位朋友畫過。他就是tubby fellow lee肥佬。由於數年前小編有一個打算,就是找來不同的漫畫家朋友,每人幫我畫一篇火鳳四格,由我提供故事,他們負責執筆。當時肥佬幫我畫了一篇名叫客套說話的四格,更是彩色的,之後由於沒有平台發放,就不了了之。而上年出書時由於彩頁有限,也沒有收錄在內。不想胎死腹中,決定公供諸同好。








2022年5月22日 星期日

當年今日大事回顧第八篇:劉協。

 1788年前的今天(農曆4月21日),是漢獻帝劉協病逝的日子,一提到漢獻帝,大多人都會聯想到:「挾天子以令諸侯」,而在曹操這方的說法就是:「奉天子以令不臣」。不論那一個版本,當中的天子,都是指劉協,而後世只要聽到這一句,第一時間也會聯想到劉協這個傀儡皇帝,其實,由董卓扶持他登上皇座那一刻開始,他已經是身不由己,一生都活在曹操的陰影之下,直到曹丕篡漢封他為山陽公一刻,可算是一個悲劇皇帝。


劉協是漢靈帝劉宏的次子,字伯和,母親是美人王榮(五官中郎將王苞的孫女),因何皇后性強忌威懾後宮,王榮剛懷孕時害怕,服藥欲墮胎,而胎安不動,又數次夢到肩負著太陽行走,是為吉兆。劉協出生後,母親王榮即被何皇后毒殺,他由祖母董太后撫養成人。189年四月漢靈帝崩,劉協的異母兄劉辯即位,是為漢少帝,封劉協勃海王,後又改封陳留王。

袁紹等人誅殺宦官時,他隨劉辯被宦官張讓和段珪綁架,路上遇到董卓。董卓曾和少帝談話,少帝語無倫次,再和劉協談話,劉協則將事情經過完整交代。董卓以為劉協賢能,且為董太后所養,又自以為與董太后同族,再加上要顯示自己的權力,遂有廢立之意。


189年董卓為了立威,廢少帝,於九月甲戌日(9月28日)立當時九歲的劉協為皇帝。關東諸侯起兵討伐董卓時,董卓殺少帝、何太后,火燒都城雒陽,挾劉協遷都長安。192年司徒王允成功誅殺董卓,但不久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即攻陷長安,殺死大批大臣,再次挾持獻帝。後來李、郭二人內訌戰鬥,民不聊生,獻帝與一批朝臣於195年7月逃離長安,途中多次成為李傕、郭汜、張濟、楊奉等軍閥爭奪挾制的目標。


劉協與殘餘的朝臣於公元196年到達忠於漢室的王邑治下的河東郡,並與李、郭追兵達成了暫時的和解。獲得喘息的漢獻帝把安邑作為暫時的首都,改元建安。不久後,劉協還是東遷到舊都雒陽。但是,雒陽經過董卓之亂後連年摧殘,只剩下一片荒蕪。

雒陽小朝廷內,董承與韓暹爭權,董承遂決定引實力強大的地方軍閥曹操入局。曹操進入雒陽後,首先迅速驅逐韓暹;再以缺糧為由,說服劉協及伏皇后移駕到其控制下的許縣(後改稱許都),開始執行其「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戰略。


曹操控制漢室後,便任命自己為司隸校尉,通過「賞有功,討有罪,矜死節」,對漢室的殘餘力量分化瓦解,很快控制了漢室。漢獻帝身邊少數可以仰仗的對象:楊彪、董承、孔融等人——都先後被曹操以不同的方式所解決。不久,曹操又借獻帝之名,下詔晉封自己為魏公,後升至魏王。此時,曹操已成為東漢實際上的統治者,只是沒有皇帝尊號而已。曹操之權勢大到甚至連大臣晉見天子的禮儀都能免除,更證明了東漢的衰弱,以及君弱臣強的問題。


劉協逐漸成為一位毫無實權的傀儡皇帝,宮中的守衛和侍從其實都是曹操的人,此前侍中臺崇、尚書馮碩等官員被曹操殺死,此外,議郎趙彥曾經向獻帝進言分析局勢和對策,因而被曹操殺害,劉協一度當着曹操的面發洩不滿,但最終也於事無補。

200年,大臣董承連同與王子服、种輯、劉備等人謀劃對付曹操,後來事件敗露,董承被曹操所殺。曹操欲殺董承之女董貴人,劉協以董貴人懷有漢室的血脈求情,但最終董貴人仍被曹操弒殺。劉協的皇后伏壽曾寫信給父親伏完圖謀誅殺曹操,伏完拿信給荀彧觀看試探其態度,引起了荀彧的厭惡。伏完故而不敢輕舉妄動,在209年鬱鬱而終。荀彧於212年身故,漢室失去了最後的保護人(事情當在荀彧死之前已經暴露)。


214年,曹操逼劉協廢后,更先替劉協寫好詔書,命郗慮持節接收皇后印綬,又命尚書令華歆領兵入宮捉拿伏壽。伏壽躲在牆壁之中但被華歆發現拉出,經過外殿時見獻帝,伏壽哭着說:「不能再救救我嗎?」獻帝答:「我亦不知我何時會死。」又對身旁的郗慮說:「郗公,天下間有這樣的事嗎?」伏壽後被幽閉至死,所生的兩位皇子亦以毒酒毒害,伏氏宗族有百多人亦被處死,伏壽母親盈等十九人都被流放到涿郡。215年,立貴人曹節為皇后。

220年正月,曹操去世。三月劉協改元延康。十月乙卯日(11月25日),劉協在繁陽的受禪臺之上將帝位「禪讓」給曹丕,東漢結束。


曹丕篡漢後,封劉協為山陽公,「邑一萬戶,位在諸侯王上,奏事不稱臣,受詔不拜,以天子車服郊祀天地,宗廟、祖、臘皆如漢制,都山陽之濁鹿城」。曹丕並對衛臻說「天下之珍,吾與山陽共之」。而劉備一方稱劉協被殺,給其上諡號為孝愍皇帝。


234年3月庚寅(4月21日),劉協駕崩,享年五十四歲。曹叡聞訊後,「素服發哀,遣使持節典護喪事……追諡山陽公曰『孝獻皇帝』,冊贈璽紱……車旗服章喪葬禮儀,一如漢氏故制」,並宣佈大赦天下。八月壬申(9月30日),劉協被安葬於山陽國,陵曰禪陵,置園邑。諡號為孝獻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