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7日 星期二

龍珠畫版十三【元氣彈】。

繼上一張【菲利】之後,這張【元氣彈】也是用photoshop上色的修復舊作之一,原來用電腦上色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張畫斷斷續續也上了整個月才完成,因為家中的電腦比較慢,而留在家中的日子只有星期天,因此每次只能做一點點。

不過歸根究底,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都是自己心散,現在才體會,原來畫東西是要很用心才能完成的工作,如果沒心機是很難持之以恆的,自問自己已經過了那個很用心畫東西的階段。記得小時候跟弟弟兩人一放學就趕回家畫東西,明明沒有人追稿,我們卻好像在趕稿一樣用心地畫,所以才會有那麼多舊作仍未出土。

直到現在,我都很佩服職業漫畫家,當漫畫家是很刻苦的工作,要日以繼夜夜以繼日地不停地畫東西,對畫畫少一點愛、少一點熱誠也當不了漫畫家。雖然我當不了漫畫家,卻慶幸可以認識那麼多行內的漫畫家,能夠與漫畫家成為朋友,已經非常開心了。


2015年1月26日 星期一

火鳳四格第五十八篇:與我常在。

這是第五十八篇諾藍和我合作的火鳳四格,這篇跟上一篇四格是可以連續看的,昨天說這一篇會解開許褚的口吃之迷,除此之外,更會解釋許褚神秘的哥哥許定的藏身之處。





本篇四格刊登於2011《新少年》(09)

2015年1月25日 星期日

火鳳四格第五十七篇:沒機會了。

這是第五十七篇諾藍和我合作的火鳳四格,這次可以是四格、也可以是八格,因為這一篇和下一篇的主角都是許褚,下一篇更解開了許褚為什麼會口吃的原因。





本篇四格刊登於2011《新少年》(09)

2015年1月22日 星期四

馮展鵬筆下的麥記學生海報!

早前在旺角佔領區出現了幾個名人手持黃色雨傘的大型畫作,之後很多人跟隨其畫風在facebook繼續接力延續下去,現在已經數不清合共畫了幾多張圖了。相信大家都知道,畫第一張持傘名人的就是漫畫家馮展鵬。

畫完名人持傘之後,馮展鵬又畫了一個女學生帶頭盔手持黃色雨傘的圖,本來他是打算將畫製作成易拉架放於佔領區的,可惜仍未行動旺角佔領區已經被清場了,最終都沒有實行,本來很期待有人接力畫不同校服女學生的,可惜也沒有發生。

其實在8、9年前,馮展鵬也曾幫麥記畫了一張推廣學生優惠餐的海報,海報上不止一個女學生,而是一群中學生。畫風非常日漫,我很喜歡,因此一直幫他保存著一張打稿,早前搬公司找到它,於是就把它Scan入電腦。

昨天見到馮展鵬,他竟然沒有了此畫的檔案,於是我就將此畫send了給他。既然作者今早已經將此畫放了上facebook,那麼……我也放出來介紹一下吧!




2015年1月4日 星期日

懷念一代霸主董卓。

十三年前的今天,
東漢相國董卓,
死於義子呂布戟下。
懷念一代霸主董卓。


2014年12月29日 星期一

俊注典第三篇:桃園結義。

《火鳳燎原》第四回故事的尾聲,冒出了三個怪人,作者陳某並沒有說明他們的身份,不過聰明的讀者想必都猜到他們就是劉備、關羽及張飛三兄弟。而看見第五回的回目【桃園三匪】就令劉、關、張三兄弟的身份更加呼之欲出。不過初登場的時候,他們三人的行徑卻叫人摸不著頭腦,讀者未看到最後,都很難猜到為何陳某會如此「演繹」劉、關、張三兄弟。非要看到最後,才會知道故事中扮演壞人的劉備,原來是以「搶一城,救兩城」的之計去幫助被關東軍欺負的平民百姓。

其實史書中並沒有「桃園結義」的記載,劉、關、張三兄弟於桃園結為異姓兄弟的故事,最早有此說法,算起來應該是宋朝時的說書人流傳出來的,其後元朝的《三國志平話》把它藝術加工。到了元末明初,小說家羅貫中撰寫《三國演義》小說時,就把「桃園結義」的故事撰寫在第一回中當。自此「桃園結義」開始廣為流傳。

《三國志》對於劉、關、張三人的相識並沒有記載,在《三國志·蜀書·關羽傳》部份有提過:「先主於鄉里合徒眾,而羽與張飛為之禦侮。先主為平原相,以羽、飛為別部司馬,分統部曲。先主與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廣坐,侍立終日,隨先主周旋,不避艱險。」而《三國志·蜀書·張飛傳》則提到:「張飛字益德,涿郡人也,少與關羽俱事先主。羽年長數歲,飛兄事之。」

觀文中的「先主與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和「少與關羽俱事先主,羽年長數歲,飛兄事之。」可以得知,劉、關、張三人恩若兄弟是千真萬確的事,至於他們有沒有「結義」?《三國志》則沒有記載。而小說家羅貫中將他們的故事美化成「桃園結義」之後,此典故就一直影響著後世,令很多讀者真的以為史書中記載了「桃園結義」這一幕,就連很多三國電視、電影、漫畫、小說甚至遊戲,也不會缺少了「桃園結義」這一經典劇情。《火鳳》雖沒有「桃園結義」的劇情,卻以回目【桃園三匪】簡單的表達了他們的身份。

《火鳳》至今畫了接近十五年,不過故事中卻一直都沒有提過劉、關、張三人「桃園結義」的情節。反而多次表明張飛真正身份是「桃園畫家」,第一百三十一回【稚智珠璣】內容中,張飛記起當年曾幫一位司馬家公子畫過兩幅畫,更回憶起家中的桃花。證明了張飛家中的確是有一個桃園,恩若兄弟再加上桃園……那麼,他們三人如何結識的故事,就等讀者自己想像了。

另外,第五回當中比較有趣的事件,就是關於故事中的經陽太守,可能大家跟我一樣,都覺得劉備綁著經陽太守鞭打的場面似曾相識。沒錯,史書中的確有記載過劉備怒鞭督郵的故事,到底陳某是否藉著鞭經陽太守來曲線還原劉備的怒鞭督郵?相信心水清的讀者一早已經很清楚。

《三國志‧先主傳》載:「先主率其屬從校尉鄒靖討黃巾賊有功,除安喜尉。督郵以公事到縣,先主求謁,不通,直入縛督郵,杖二百,解綬系其頸著馬柳,五葬反。棄官亡命。」意思就是說,劉備率眾跟隨校尉鄒靖討黃巾賊有功,被任命為中山國安喜縣的縣尉,某天有一位督郵(督郵是自漢代開始設置的官職,是郡一級的重要官吏,掌管郡內驛站等。)以公事到安喜縣,劉備去求見他,該督郵稱疾而不肯接見,因此劉備老羞成怒,把督郵綁起來鞭打,其後把官印掛於其頸上,辭官而去。

羅貫中撰寫《三國演義》小說也有描述這一事件,不過可能羅貫中覺得怒鞭督郵這手段太不像劉備的所為,於是就「轉交」給張飛去鞭,這樣才符合小說中張飛的魯莽性格。其實,歷史上的張飛與小說中的張飛性格也有很大的出入,小說中張飛魯莽、衝動的形象其實也是羅貫中為張飛添加的。

小說中寫道「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領虎須,聲若巨雷,勢如奔馬。」一介武夫的形象就此根深柢固。其實陳某筆下的張飛比《三國演義》中的張飛更接近原形,因為有些史料記載,張飛除了勇武的一面之外,還能寫詩、繪畫,且喜畫美人、善草書,第三百九十六回的回目是【詩畫雙絕】,正正就是歷史上張飛的寫照。


2014年12月26日 星期五

太史慈&聖誕帽。

好久沒畫過東西,昨天在家試用Wacom板畫了一個Q版的聖誕太史慈,從小到大,一直慣用紙筆畫東西,原來用Wacom板畫東西真的很難,而且要很有恆心地一層一層落色。上次借用過阿棠的電腦畫過一次簡單的黑白畫,這次挑戰彩色,不知道大家覺得如何?將來真的要多點練習Wacom板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