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在舊相片中找到很多張很有紀念價值的黑白照片,由於年代久遠,大多都有損毀,所以決定有時間就放入電腦用自己的執相技術去補救這些獨一無二的相片。
當中有自己小時候的、有爸爸媽媽與我小時候的合照、也有爺爺嫲嫲與家人拍的全家福、有太公和太婆的合照、有爸爸的畢業照、更有媽媽年輕時的照片和媽媽與兄弟姊妹的童年照。
以前不是每個家庭也擁有相機,我小時候的照片大多是在舊式影樓影的,而其他的則是一些擁有相機的親戚朋友負責拍的相,其實相比一般人來說,我家的舊黑白照片算是很多了。
其中有一張我覺得很值得介紹一下,就是我媽媽小時候與我舅父的合照,當時他們只有幾歲,現在對比一下才覺得,原來泳潼有一點像媽媽小時候,不過重點不是這個。最近才聽媽媽說起,拍攝這幾張相片的人,原來是洪金寶大哥的爸爸洪坤。當時我的公公是負責在電影院放電影的,洪坤是他朋友,不過聽公公說,洪坤後來又去了香港,已經有好一段時間沒有聯絡,而洪坤的兒子長大了之後,成為了國際級的武打影星。
所以說,這張照片真的很珍貴,這幾天趁著母親節假期,終於有時間可以把這張舊相片翻新,可惜現在公公和舅父已經不能看到這張相了。
2018年5月14日 星期一
2018年5月11日 星期五
泳潼11個月大了。
不經不覺,小女泳潼已經11個月大了,這11個月以來泳潼帶給我們這一家實在有太多的歡樂,看著她由手抱嬰兒到牙牙學語,再到現在健步如飛,心情真的難以形容。
一直以來,我們帶泳潼出街都會遇到不少路人大讚她可愛,令我這個當爸爸的聽了都有點沾沾自喜。有時很想她快點長大,不用我們每晚起床餵奶,但當抱她抱到腰酸背痛時,又很懷念她剛出生時身輕如燕的時光。
以前一直都覺得母親遠比父親偉大,現在當了父親,依然沒有改變我的想法。真的非常感謝太太懷胎十月為我生了泳潼,也要感謝爸爸媽媽每天為我們照顧泳潼。快到母親節,在此祝太太和媽媽母親節快樂,身體健康,心想事成。
一直以來,我們帶泳潼出街都會遇到不少路人大讚她可愛,令我這個當爸爸的聽了都有點沾沾自喜。有時很想她快點長大,不用我們每晚起床餵奶,但當抱她抱到腰酸背痛時,又很懷念她剛出生時身輕如燕的時光。
以前一直都覺得母親遠比父親偉大,現在當了父親,依然沒有改變我的想法。真的非常感謝太太懷胎十月為我生了泳潼,也要感謝爸爸媽媽每天為我們照顧泳潼。快到母親節,在此祝太太和媽媽母親節快樂,身體健康,心想事成。
2018年3月28日 星期三
俊注典第十六篇:孔明與仲達。
說到孔明與仲達,大多數人都會想起「宿敵」或「知己」等詞,其實他們的關係豈止知己,更是師徒。在《火鳳燎原》故事中,仲達雖沒緣加入水鏡府成為水鏡八奇之一,但仲達的老師卻不少,包括在漫畫中提到的于吉和闞澤,至於在史書上記載,仲達真正的老師其實是孔明。
這裡指的孔明,不是大家熟悉的諸葛孔明,而是漢末的一位隱士,另一位也叫孔明的胡昭。胡昭字孔明,生於公元162年,死於250年,潁川人,不但是一位隱士,更是一位書法家,喜歡研究史書,與鍾繇、邯鄲淳、衛顗、韋誕等都很有名氣。
胡昭在冀州逃避戰亂時,袁紹曾徵召過他,但被胡昭拒絕,然後回到潁川。曹操當司空和丞相時,也多次以禮徵命他,但胡昭堅決不願出仕,更加親自向曹操解釋,曹操亦尊重他,再沒強逼。後來胡昭就轉居於陸渾山中,躬耕樂道,以經籍自娛,受到鄰里尊敬和喜愛。胡昭在「陸渾山」開館辦學,憑其聲望,當時前來求學的世家子弟車拉船載,相信就是這個時候,這位胡孔明就與司馬仲達結下了師徒之緣。
胡昭在書法上也有相當高的造詣,與當時另一書法家鍾繇同樣師承劉德升,二人皆擅長行書和草書,胡昭更擅長隸書。西晉時張華和荀勖整理記籍,設立書博士時,教授的亦是鍾繇和胡昭二人的書法。關於鍾繇的文章,可參考在下早前的一篇拙文「東漢書法名家鍾繇。」
公元218年,陸渾長張固徵調男丁到漢中,百姓都厭惡和害怕傜役,人心惶惶,孫狼等因而舉兵殺掉縣主簿叛亂。張固率領十多名官兵,依胡昭的指示招集遺民,令陸渾一帶回復安定。孫狼等亦向南依附荊州的關羽,當時關羽北攻曹操,威震華夏,許都以南都有人與關羽遙相呼應,孫狼就是其中之一,關羽命孫狼回魏國境內繼續做賊匪,孫狼到陸渾附近時,約誓規定不得侵擾胡昭。
後來胡昭又遷到宜陽居住,公元250年,曹魏又想徵召他,可惜這一年胡昭逝世,享年八十九歲。胡昭雖然是司馬懿的老師,但跟很多三國人物的命運一樣,只要是《三國演義》沒有提到,就很少人認識,非常可悲。不過對於一位隱士而言,這樣對他來說,反而是最好不過。
司馬懿的父親司馬防對八個兒子的管教都非常嚴格,八兄弟都懂得尊師重道,所以司馬懿應該也非常敬重這位博學多才的老師。曾經看過一篇關於胡昭與司馬懿的文章,作者更推斷,司馬懿對老師的敬意大得甚至將兒子的名字都用了「師」和「昭」,長子司馬師、次子司馬昭,代表其師胡昭在他心中的重要性。
既然胡昭到公元250年才死,現在火鳳故事才到209年,不知道到作者陳某會不會安排他在火鳳故事中登場?有點期待啊!
輔仁媒體:
http://www.vjmedia.com.hk/articles/2018/03/28/178424
這裡指的孔明,不是大家熟悉的諸葛孔明,而是漢末的一位隱士,另一位也叫孔明的胡昭。胡昭字孔明,生於公元162年,死於250年,潁川人,不但是一位隱士,更是一位書法家,喜歡研究史書,與鍾繇、邯鄲淳、衛顗、韋誕等都很有名氣。
胡昭在冀州逃避戰亂時,袁紹曾徵召過他,但被胡昭拒絕,然後回到潁川。曹操當司空和丞相時,也多次以禮徵命他,但胡昭堅決不願出仕,更加親自向曹操解釋,曹操亦尊重他,再沒強逼。後來胡昭就轉居於陸渾山中,躬耕樂道,以經籍自娛,受到鄰里尊敬和喜愛。胡昭在「陸渾山」開館辦學,憑其聲望,當時前來求學的世家子弟車拉船載,相信就是這個時候,這位胡孔明就與司馬仲達結下了師徒之緣。
胡昭在書法上也有相當高的造詣,與當時另一書法家鍾繇同樣師承劉德升,二人皆擅長行書和草書,胡昭更擅長隸書。西晉時張華和荀勖整理記籍,設立書博士時,教授的亦是鍾繇和胡昭二人的書法。關於鍾繇的文章,可參考在下早前的一篇拙文「東漢書法名家鍾繇。」
公元218年,陸渾長張固徵調男丁到漢中,百姓都厭惡和害怕傜役,人心惶惶,孫狼等因而舉兵殺掉縣主簿叛亂。張固率領十多名官兵,依胡昭的指示招集遺民,令陸渾一帶回復安定。孫狼等亦向南依附荊州的關羽,當時關羽北攻曹操,威震華夏,許都以南都有人與關羽遙相呼應,孫狼就是其中之一,關羽命孫狼回魏國境內繼續做賊匪,孫狼到陸渾附近時,約誓規定不得侵擾胡昭。
後來胡昭又遷到宜陽居住,公元250年,曹魏又想徵召他,可惜這一年胡昭逝世,享年八十九歲。胡昭雖然是司馬懿的老師,但跟很多三國人物的命運一樣,只要是《三國演義》沒有提到,就很少人認識,非常可悲。不過對於一位隱士而言,這樣對他來說,反而是最好不過。
司馬懿的父親司馬防對八個兒子的管教都非常嚴格,八兄弟都懂得尊師重道,所以司馬懿應該也非常敬重這位博學多才的老師。曾經看過一篇關於胡昭與司馬懿的文章,作者更推斷,司馬懿對老師的敬意大得甚至將兒子的名字都用了「師」和「昭」,長子司馬師、次子司馬昭,代表其師胡昭在他心中的重要性。
既然胡昭到公元250年才死,現在火鳳故事才到209年,不知道到作者陳某會不會安排他在火鳳故事中登場?有點期待啊!
輔仁媒體:
http://www.vjmedia.com.hk/articles/2018/03/28/178424
2018年3月3日 星期六
俊注典第十五篇:天干與地支圖表。
每年都習慣邀請陳某老師為農曆年畫一個火鳳角色去代表該年的生肖,持續畫了三年之後,今年陳某老師因為太忙的關係,真的抽不出時間來畫新年賀圖,因此,這個狗年就沒有生肖代表人物了……希望明年老師可以抽到時間畫吧!
其實上年新年,在下花了不少時間,翻查了很多三國人物的出生年份,製作了一個三國時代天干地支與12生肖的圖表,由甲子年開始統計,把當時的歷史名人屬什麼生肖一一列出來。
天干與地支紀年在中國已經有相當長遠的歷史,萌芽於西漢,始行於王莽,通行於東漢後期,換言之三國時期已經有干支紀年,不然也不會有黃巾黨「歲在甲子,天下大吉」這個口號。
干支60年一個甲子,由甲子年到癸亥年剛好60年,而12生肖中的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也會在一個甲子內出現5次。
以此運算,我們可以知道三國時期的年份和生肖,再進一步推算,就會得出歷史人物的生肖是什麼,當然不是每位歷史人物的出生年份也有記載,所以在下只能在可以查證的資料之中找尋。角色的出生年份並非虛構,而是依史書記載,但與《火鳳燎原》故事的角色年齡就有很大出入。如想知道自己喜歡的三國人物是什麼生肖,歡迎查看以下圖表。
輔仁媒體:
http://www.vjmedia.com.hk/articles/2018/03/04/177162/%E3%80%8A%E7%81%AB%E9%B3%B3%E7%87%8E%E5%8E%9F%E3%80%8B%E5%B0%8E%E8%AE%80%EF%BC%88%E5%8D%81%E4%BA%94%EF%BC%89%EF%BC%9A%E5%A4%A9%E5%B9%B2%E8%88%87%E5%9C%B0%E6%94%AF%E5%9C%96%E8%A1%A8%E3%80%82
上年新年製作的12生肖圖表:
https://www.facebook.com/pg/%E7%81%AB%E9%B3%B3%E7%87%8E%E5%8E%9F-586182821420713/photos/?tab=album&album_id=1305962866109368
其實上年新年,在下花了不少時間,翻查了很多三國人物的出生年份,製作了一個三國時代天干地支與12生肖的圖表,由甲子年開始統計,把當時的歷史名人屬什麼生肖一一列出來。
天干與地支紀年在中國已經有相當長遠的歷史,萌芽於西漢,始行於王莽,通行於東漢後期,換言之三國時期已經有干支紀年,不然也不會有黃巾黨「歲在甲子,天下大吉」這個口號。
干支60年一個甲子,由甲子年到癸亥年剛好60年,而12生肖中的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也會在一個甲子內出現5次。
以此運算,我們可以知道三國時期的年份和生肖,再進一步推算,就會得出歷史人物的生肖是什麼,當然不是每位歷史人物的出生年份也有記載,所以在下只能在可以查證的資料之中找尋。角色的出生年份並非虛構,而是依史書記載,但與《火鳳燎原》故事的角色年齡就有很大出入。如想知道自己喜歡的三國人物是什麼生肖,歡迎查看以下圖表。
輔仁媒體:
http://www.vjmedia.com.hk/articles/2018/03/04/177162/%E3%80%8A%E7%81%AB%E9%B3%B3%E7%87%8E%E5%8E%9F%E3%80%8B%E5%B0%8E%E8%AE%80%EF%BC%88%E5%8D%81%E4%BA%94%EF%BC%89%EF%BC%9A%E5%A4%A9%E5%B9%B2%E8%88%87%E5%9C%B0%E6%94%AF%E5%9C%96%E8%A1%A8%E3%80%82
上年新年製作的12生肖圖表:
https://www.facebook.com/pg/%E7%81%AB%E9%B3%B3%E7%87%8E%E5%8E%9F-586182821420713/photos/?tab=album&album_id=1305962866109368
2018年2月13日 星期二
相識十五周年。
今天是我和太太相識十五周年紀念日,上年是我們相識第二個七年,幸好踏入第二個七年也沒有「七年之癢」,而且就在相識第十四年的時候,迎接了我們的寶寶來臨。由上年六月至今,我們仨一起渡過了八個月,為人父母的這八個月雖然過得非常辛苦,且長期處於睡眠時間不足的狀況,但同時也是過得前所未有的開心,每天回家只要見到女兒,就會心滿意足,非常感激太太為我生了這麽可愛的女兒,祝你天天都笑口常開!
趁著十五周年紀念日和情人節前夕,送上剛完成的新icon給太太和寶寶,用了一年多的悟空&琪琪icon和用了大半年的悟飯icon終於可以更換了。
趁著十五周年紀念日和情人節前夕,送上剛完成的新icon給太太和寶寶,用了一年多的悟空&琪琪icon和用了大半年的悟飯icon終於可以更換了。
2018年1月31日 星期三
俊注典第十四篇:東漢書法名家鍾繇。
要數東漢末年的名人,大多離不開幾位三國霸主或名將,除此之外,其實還有學富五車的名士,而名士當中也有分高低,鍾繇(讀音:猷)就是其中一位當時已經很有名氣的名士,他除了飽讀聖賢之外,在戰場上也是位叱吒風雲人物,一直幫曹操鎮守關中戰事,令曹操安枕無憂,官位由司隸校尉(中央地區警備司令)到大理(掌管刑獄),再升遷為相國,可以說是位極人臣。鍾繇擔任魏國大理其間,明察當法,俱以治獄見稱,《魏書》記載,鍾繇諡號為成的緣由是因其「辨理刑獄,決嫌明疑,民無怨者,猶於、張之在漢也。」
曹丕繼位魏王位之後,鍾繇官拜太尉,與司徒華歆、司空王朗並列三公,曹丕稱三人是「一代之偉人」。曹叡即位後,鍾繇進「定陵侯」,增五百戶封邑,共計一千八百戶,升為太傅。不但如此,他的更是當時最有名氣的書法家。那個年代沒有偶像歌手,更沒有追星族,不過如果你像鍾繇一樣是一位著名的書法家,那就會像明星一樣被追捧,而你的墨寶更會成為價值連城的寶物,《火鳳燎原》四百七十八回故事中,司馬敏就是以鍾繇的墨寶送給冀州富商廖亮,令他喜出望外。
鍾繇在書法上的成就,可以說比其戰績更要厲害,現在大家也在用的楷書,就是他最初衍化出來的,其書體稱為「鍾體」,東晉著名女書法家衛夫人就是師承於鍾繇,而衛夫人的高徒就是「書聖」王羲之。由於鍾繇與王羲之在書法上都有很高的造詣,對後世影響深遠,因此人稱「鍾王」。
在《火鳳燎原》故事中,水鏡府有三位助校,分別為鍾繇、張昭和闞澤,無獨有偶,張昭和鍾繇也是愛書法之人,鍾繇擅長楷書,張昭擅長隸書,闞澤則精通曆法。至於水鏡老師司馬徽,在《火鳳》故事中獨愛收藏張飛的畫作。水鏡府內,司馬徽、鍾繇、張昭三人皆愛書畫,相信會是志趣相投的好朋友。而出身農家闞澤,應該是四人當中最被排斥的一位窮老頭吧!可以想像,如果當時有一電視節目,找四個書生去遊行的話,闞澤應該就是最不起眼的Joe Junior,至於其餘三人是誰……自己代入吧!
其實,東漢書法名家又豈止鍾繇一人,順道再介紹另一位,他在《火鳳燎原》第七十六回內曾經登場,不過立即就被王允、呂布處死,他就是蔡邕,即蔡琰之父。蔡邕是東漢名士,博學多才,好辭章、數術、天文,精通音律,尤擅書法,擅長篆、隸絕世,尤得八分之精微,體法百變,窮靈盡妙,號稱獨步古今。又創造飛白書,精妙絕倫,名重於世,為人撰寫了大量的墓志銘,所以東漢末年的許多碑刻都被後人附會為蔡琶所書,其著名者如《華山碑》、《郭有道碑》、《劉熊碑》等等。
熹平四年,蔡邕官拜議郎,他和中郎將堂溪典、光祿大夫楊賜、諫議大夫馬日磾等人,鑑於當時儒家經籍因輾轉傳抄,多生謬弊,乃奏求靈帝,要正定六經文字,蔡邕上奏後,開始書冊於碑並使工鐫刻。光和六年共刻了四十六塊石碑,前後歷時九年才刻成,由於石經刻於東漢熹平四年,因此稱為「熹平石經」。熹平石經各高一丈許,寬四尺,兩面刻字,共二十餘萬字,書法為漢隸成熟時期廟堂巨製的代表作,梁武帝《書評》云:「蔡邕書,骨氣洞達,爽爽如有神力。」
蔡邕又曾於《曹娥碑》背面題八字隱語「黃絹幼婦,外孫虀臼。」其後曹操被楊修捷足先登,將隱語解開。「黃絹幼婦,外孫虀臼。」其實是『絕妙好辭』四個字。東漢名士,果真每一位都文采非凡。
輔仁媒體:
http://www.vjmedia.com.hk/articles/2018/01/31/176108/
曹丕繼位魏王位之後,鍾繇官拜太尉,與司徒華歆、司空王朗並列三公,曹丕稱三人是「一代之偉人」。曹叡即位後,鍾繇進「定陵侯」,增五百戶封邑,共計一千八百戶,升為太傅。不但如此,他的更是當時最有名氣的書法家。那個年代沒有偶像歌手,更沒有追星族,不過如果你像鍾繇一樣是一位著名的書法家,那就會像明星一樣被追捧,而你的墨寶更會成為價值連城的寶物,《火鳳燎原》四百七十八回故事中,司馬敏就是以鍾繇的墨寶送給冀州富商廖亮,令他喜出望外。
鍾繇在書法上的成就,可以說比其戰績更要厲害,現在大家也在用的楷書,就是他最初衍化出來的,其書體稱為「鍾體」,東晉著名女書法家衛夫人就是師承於鍾繇,而衛夫人的高徒就是「書聖」王羲之。由於鍾繇與王羲之在書法上都有很高的造詣,對後世影響深遠,因此人稱「鍾王」。
在《火鳳燎原》故事中,水鏡府有三位助校,分別為鍾繇、張昭和闞澤,無獨有偶,張昭和鍾繇也是愛書法之人,鍾繇擅長楷書,張昭擅長隸書,闞澤則精通曆法。至於水鏡老師司馬徽,在《火鳳》故事中獨愛收藏張飛的畫作。水鏡府內,司馬徽、鍾繇、張昭三人皆愛書畫,相信會是志趣相投的好朋友。而出身農家闞澤,應該是四人當中最被排斥的一位窮老頭吧!可以想像,如果當時有一電視節目,找四個書生去遊行的話,闞澤應該就是最不起眼的Joe Junior,至於其餘三人是誰……自己代入吧!
其實,東漢書法名家又豈止鍾繇一人,順道再介紹另一位,他在《火鳳燎原》第七十六回內曾經登場,不過立即就被王允、呂布處死,他就是蔡邕,即蔡琰之父。蔡邕是東漢名士,博學多才,好辭章、數術、天文,精通音律,尤擅書法,擅長篆、隸絕世,尤得八分之精微,體法百變,窮靈盡妙,號稱獨步古今。又創造飛白書,精妙絕倫,名重於世,為人撰寫了大量的墓志銘,所以東漢末年的許多碑刻都被後人附會為蔡琶所書,其著名者如《華山碑》、《郭有道碑》、《劉熊碑》等等。
熹平四年,蔡邕官拜議郎,他和中郎將堂溪典、光祿大夫楊賜、諫議大夫馬日磾等人,鑑於當時儒家經籍因輾轉傳抄,多生謬弊,乃奏求靈帝,要正定六經文字,蔡邕上奏後,開始書冊於碑並使工鐫刻。光和六年共刻了四十六塊石碑,前後歷時九年才刻成,由於石經刻於東漢熹平四年,因此稱為「熹平石經」。熹平石經各高一丈許,寬四尺,兩面刻字,共二十餘萬字,書法為漢隸成熟時期廟堂巨製的代表作,梁武帝《書評》云:「蔡邕書,骨氣洞達,爽爽如有神力。」
蔡邕又曾於《曹娥碑》背面題八字隱語「黃絹幼婦,外孫虀臼。」其後曹操被楊修捷足先登,將隱語解開。「黃絹幼婦,外孫虀臼。」其實是『絕妙好辭』四個字。東漢名士,果真每一位都文采非凡。
輔仁媒體:
http://www.vjmedia.com.hk/articles/2018/01/31/176108/
2018年1月4日 星期四
12個版本的《火鳳燎原》封面。
一直都有在專頁貼出《火鳳燎原》各地版本的封面供讀者欣賞,據統計,現在已經有9個地方推出過不同版本的《火鳳燎原》,分別是香港、台灣、新加坡、韓國、泰國、越南、日本、印尼、中國及越南版。可是卻很久沒有將之放在一起統計,記得上次把各地版本放在一起拍照已經是2008年的事,而當時只有7個版本。
近日終於有點時間,所以決定將不同封面放在一起統計一下,之後發現原來越南出版了兩個版本,一個是2005年出版,一個是2013年出版,2005年的版本是由左開始揭,換言之整本書的畫面都是反轉的,至於2013年推出的新版本,才是由右邊開始揭(即傳統日漫的揭法)。
然後我忽然又想起,2012年推出的香港熱藏版和台灣珍藏版,雖然是二本合併為一本的合訂本,但其實也應該計算在內,於是就把所有12個版本的《火鳳燎原》封面放在一起,希望大家能一目了然,也盼望第10個地方的版本會快點出版,到時候若能夠集齊「十全火鳳」,真的是所向無敵了。
香港版封面:
https://www.facebook.com/pg/%E7%81%AB%E9%B3%B3%E7%87%8E%E5%8E%9F-586182821420713/photos/?tab=album&album_id=1680993225272995
台灣版封面:
https://www.facebook.com/pg/%E7%81%AB%E9%B3%B3%E7%87%8E%E5%8E%9F-586182821420713/photos/?tab=album&album_id=1143453089027014
新加坡版封面:
https://www.facebook.com/pg/%E7%81%AB%E9%B3%B3%E7%87%8E%E5%8E%9F-586182821420713/photos/?tab=album&album_id=925179387521053
韓國版封面:
https://www.facebook.com/pg/%E7%81%AB%E9%B3%B3%E7%87%8E%E5%8E%9F-586182821420713/photos/?tab=album&album_id=863462913692701
泰國版封面:
https://www.facebook.com/pg/%E7%81%AB%E9%B3%B3%E7%87%8E%E5%8E%9F-586182821420713/photos/?tab=album&album_id=943151592390499
越南版封面:
https://www.facebook.com/pg/%E7%81%AB%E9%B3%B3%E7%87%8E%E5%8E%9F-586182821420713/photos/?tab=album&album_id=946968908675434
日本版封面:
https://www.facebook.com/pg/%E7%81%AB%E9%B3%B3%E7%87%8E%E5%8E%9F-586182821420713/photos/?tab=album&album_id=824546144251045
印尼版封面:
https://www.facebook.com/pg/%E7%81%AB%E9%B3%B3%E7%87%8E%E5%8E%9F-586182821420713/photos/?tab=album&album_id=1188053614566961
中國版封面:
https://www.facebook.com/pg/%E7%81%AB%E9%B3%B3%E7%87%8E%E5%8E%9F-586182821420713/photos/?tab=album&album_id=1180447551994234
近日終於有點時間,所以決定將不同封面放在一起統計一下,之後發現原來越南出版了兩個版本,一個是2005年出版,一個是2013年出版,2005年的版本是由左開始揭,換言之整本書的畫面都是反轉的,至於2013年推出的新版本,才是由右邊開始揭(即傳統日漫的揭法)。
然後我忽然又想起,2012年推出的香港熱藏版和台灣珍藏版,雖然是二本合併為一本的合訂本,但其實也應該計算在內,於是就把所有12個版本的《火鳳燎原》封面放在一起,希望大家能一目了然,也盼望第10個地方的版本會快點出版,到時候若能夠集齊「十全火鳳」,真的是所向無敵了。
香港版封面:
https://www.facebook.com/pg/%E7%81%AB%E9%B3%B3%E7%87%8E%E5%8E%9F-586182821420713/photos/?tab=album&album_id=1680993225272995
台灣版封面:
https://www.facebook.com/pg/%E7%81%AB%E9%B3%B3%E7%87%8E%E5%8E%9F-586182821420713/photos/?tab=album&album_id=1143453089027014
新加坡版封面:
https://www.facebook.com/pg/%E7%81%AB%E9%B3%B3%E7%87%8E%E5%8E%9F-586182821420713/photos/?tab=album&album_id=925179387521053
韓國版封面:
https://www.facebook.com/pg/%E7%81%AB%E9%B3%B3%E7%87%8E%E5%8E%9F-586182821420713/photos/?tab=album&album_id=863462913692701
泰國版封面:
https://www.facebook.com/pg/%E7%81%AB%E9%B3%B3%E7%87%8E%E5%8E%9F-586182821420713/photos/?tab=album&album_id=943151592390499
越南版封面:
https://www.facebook.com/pg/%E7%81%AB%E9%B3%B3%E7%87%8E%E5%8E%9F-586182821420713/photos/?tab=album&album_id=946968908675434
日本版封面:
https://www.facebook.com/pg/%E7%81%AB%E9%B3%B3%E7%87%8E%E5%8E%9F-586182821420713/photos/?tab=album&album_id=824546144251045
印尼版封面:
https://www.facebook.com/pg/%E7%81%AB%E9%B3%B3%E7%87%8E%E5%8E%9F-586182821420713/photos/?tab=album&album_id=1188053614566961
中國版封面:
https://www.facebook.com/pg/%E7%81%AB%E9%B3%B3%E7%87%8E%E5%8E%9F-586182821420713/photos/?tab=album&album_id=1180447551994234
訂閱:
文章 (Atom)